| 1. |
Herzberg F. The motivation to work[M]. 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 1959:104-107.
|
| 2. |
Kano N, Seraku N, Takahashi F, et al. Attractive quality and must be quality[J]. J Japan Soci Qual Control, 1984, 14(2):39-48.
|
| 3. |
葉志弘, 孫曉敏. 以人為本提供超期望服務[J]. 中華護理雜志, 2002, 37(4):315-317.
|
| 4. |
王殊軼, 錢省三. Kano模式在醫院服務質量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 工業工程與管理, 2005, 10(4):104-106, 120.
|
| 5. |
Boyes A, Girgis A, Lecathelinais C. Brief assessment of adult cancer patients' perceived needs: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34-item supportive Care Needs Survey (SCNS-SF34)[J]. J Eval Clin Pract, 2009, 15(4):602-606.
|
| 6. |
劉文超, 張旺喜, 文昌俊. 基于Kano模型的專業實習教學質量滿意度測評[J]. 湖北工業大學學報, 2009, 24(1):35-37.
|
| 7. |
郭世莉, 陳群, 劉奠忠. Kano模型對口腔腫瘤患者支持性照護需求的研究[J]. 成都醫學院學報, 2014, 9(1):97-100.
|
| 8. |
陳俊虎, 王燕燕, 蘇汝好, 等. 基于Kano模型的醫院門診服務需求調查分析[J]. 重慶醫學, 2012, 41(31):3305-3307, 3329.
|
| 9. |
唐中君, 龍玉玲. 基于Kano模型的個性化需求獲取方法研究[J]. 軟科學, 2012, 26(2):127-131.
|
| 10. |
銀淑秋, 顧平. 基于卡諾模型的醫療行業顧客滿意影響因素分析[J]. 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 5(2):52-55.
|
| 11. |
趙佛容. 口腔護理學[M].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4:30-33.
|
| 12. |
張綱, 譚穎徽, 裘松波, 等. 口腔科醫療收費要堅持以病人為本[J]. 醫學與哲學:臨床決策論壇版, 2007, 28(1):78-79.
|
| 13. |
王麗娜, 王會琴, 魏俊龍. 卡諾模型在精神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2, 9(7):20-21.
|
| 14. |
任云華, 溫恒彩. 加強以病人為中心的門診服務管理[J]. 中國衛生事業管理, 2005, 24(2):87-88.
|
| 15. |
陳俊虎, 梁翠翠, 吳進軍, 等. 基于Kano模型的服務需求研究進展[J]. 中國衛生事業管理, 2010, 27(3):152-1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