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衛生部,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 四川汶川地震傷員康復工作方案.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08, 23(6): 481-482.
|
| 2. |
Zhang L, Zhao M, Fu W.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trauma patients following the Lushan earthquake. Plos One, 2014, 9(5): e97416.
|
| 3. |
何成奇. 地震傷員康復治療指南. 四川醫學, 2008, 29(增刊 1): 17-22.
|
| 4. |
施琪嘉. 創傷心理學. 北京: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06: 1-296.
|
| 5. |
Collin C, Wade DT, Davies S, et al. The Barthel ADL Index: a reliability study. Int Disabil Stud, 1988, 10(2): 61-63.
|
| 6. |
Mahoney FI, Barthel D. Functional evaluation: the Barthel Index. Md State Med J, 1965, 14: 61-65.
|
| 7. |
卓大宏. 中國康復醫學. 2 版. 北京: 華夏出版社, 2003: 121-122.
|
| 8.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政司. 中國康復醫學診療規范. 北京: 華夏出版社, 1998: 64-65.
|
| 9. |
賴邵林, 王慶, 胥伶杰, 等. 汶川地震傷員的早期傷情評定指標與其在一線醫院住院時間的相關性分析. 華西醫學, 2015, 30(6): 1023-1026.
|
| 10. |
杜鑫淼, 胡海, 曹鈺, 等. 汶川地震中早期評估一線醫院危重傷患者死亡風險的多因素分析. 災害醫學與救援: 電子版, 2012, 1(4): 216-219.
|
| 11. |
劉思佳, 謝薇, 何成奇, 等. 208 例蘆山地震傷員康復需求分析. 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2013, 13(6): 654-656.
|
| 12. |
陳竺, 沈驥, 康均行, 等. 特大地震應急醫學救援: 來自汶川的經驗. 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2012, 12(4): 383-392.
|
| 13. |
王文春, 秦慧慧, 田恬, 等. " 4·20”蘆山地震傷員的傷情特點及康復需求分析.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14, 29(11): 1084-1085.
|
| 14. |
王謙, 劉遄, 王樸, 等. 蘆山地震骨折傷員傷情特點及功能分析. 四川大學學報: 醫學版, 2015, 46(4): 606-610.
|
| 15. |
車螢, 雷中杰, 何成奇, 等. 188 例蘆山地震傷員傷情分類及早期康復策略. 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2013, 13(6): 657-661.
|
| 16. |
秦慧慧, 呼永河, 王文春, 等. 玉樹與蘆山地震傷員傷情特點及康復需求需要的臨床研究. 中國臨床醫生, 2014, 42(4): 40-42.
|
| 17. |
安友仲. 集中救治動態檢傷多學科合作: 在重癥醫學平臺上對地震傷員實施聯合救治. 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 2013, 25(5): 257-259.
|
| 18. |
何亞榮, 胡海, 蔣耀文, 等. 影響蘆山地震傷員住院時間的多因素分析. 四川大學學報: 醫學版, 2014, 45(4): 633-636.
|
| 19. |
周秋敏, 王翔, 王國新, 等. 早期康復策略對地震傷員的影響初探. 中國傷殘醫學, 2011, 19(1): 16-18.
|
| 20. |
劉沙鑫, 雷中杰, 何成奇, 等. 蘆山地震后四川災區康復現狀分析. 華西醫學, 2015, 30(4): 712-716.
|
| 21. |
張彩云, 陳潔, 俞林岐, 等. 玉樹地震后救治傷員的抑郁焦慮狀況調查分析. 蘭州大學學報: 醫學版, 2012, 38(1): 70-72.
|
| 22. |
吳霜, 張繼榮, 鄭棟華, 等. 綜合康復與心理疏導輔助治療地震傷患者 39 例效果觀察. 山東醫藥, 2010, 50(11): 107.
|
| 23. |
何紅晨, 劉站立, 劉敏, 等. 地震傷員的社區康復. 華西醫學, 2009, 3(24): 553-5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