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貢市第四人民醫院骨一科(四川自貢 64300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探討骶 1 椎弓根螺釘三皮質固定技術置釘時,螺釘出釘點與骶正中動脈的相距距離和安全性。方法2018 年 3 月—6 月隨機選取自貢市第四人民醫院 98 例含血管造影的成人骨盆薄層 CT 掃描數據。分別測量骶正中動脈在骶 1 上終板平面距椎體前緣的距離a 和距椎體中線的距離 b,進針點定位于關節突的外側緣與下緣的交點。采用臨床常用內傾角度 10、15、20、25° 置釘,測量其螺釘出釘點與骶正中動脈的距離 d結果骶正中動脈在骶 1 上終板平面通常位于骶 1 椎體的左側;49 例男性和 49 例女性骶正中動脈距椎體前緣的距離 a 分別為(5.40±2.95)、(4.43±2.32)mm,男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818,P=0.72);45 例男性和 48 例女性骶正中動脈距椎體中線的距離 b 分別為(12.07±5.42)、(14.12±4.88)mm,男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914,P=0.59)。采用內傾角 10、15、20、25° 置釘時出釘點與骶正中動脈的距離 d 分別為(12.67±6.00)、(9.40±5.17)、(7.50±3.76)、(8.10±3.64)mm,內傾角 10° 與 15、20、25° 置釘時距骶正中動脈的距離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16.828、11.609、6.073,P<0.008 3),15° 與 20° 置釘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254,P<0.008 3),15° 與 25°、20° 與 25° 置釘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2.034、–1.723,P>0.05)。結論通過分析骶正中動脈與在骶 1 椎上終板平面與椎體的解剖位置關系,采用 Lenham 方法置釘時在增加螺釘生物力學穩定性的同時,骶正中動脈損傷的風險較小。

引用本文: 萬盛鈺, 林旭, 王翔宇, 曾俊, 鐘澤蒞, 吳超, 譚倫. 骶 1 椎采用三皮質固定技術置釘時損傷骶正中動脈風險的研究. 華西醫學, 2018, 33(9): 1106-1109. doi: 10.7507/1002-0179.201808051 復制

  • 上一篇

    退變性腰椎側凸六種工況運動下的生物力學的有限元分析 周仕煉胡星新 楊曦 劉立岷
  • 下一篇

    CT血管造影樞椎椎弓根矢狀面術前評估方法的臨床應用 張健林旭 萬盛鈺 曾俊 鐘澤蒞 吳超 譚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