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國家統計局. 《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 年)》中期統計監測報告. 中國信息報, 2016-11-02(2).
|
| 2. |
李曉捷, 龐偉, 郭津. 中國兒童康復事業 1980-2020 年發展歷程回顧與展望.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20, 26(8): 869-880.
|
| 3. |
杜青, 李曉捷. 我國兒童康復的現狀與發展.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18, 33(5): 495-498.
|
| 4. |
趙冰, 周璇, 陳楠, 等. 國內外康復分級診療模式的現狀與發展. 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 2020, 42(11): 1038-1040.
|
| 5. |
劉蘇瑋, 袁寶強, 竇云龍, 等. 徐州市兒童康復機構的現狀調查. 醫學信息, 2021, 34(24): 123-127.
|
| 6. |
丁勇, 李曉捷, 姜志梅. 特殊兒童作業治療. 南京: 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5: 1-363.
|
| 7. |
徐開壽, 肖農. 兒童疾患物理治療技術.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9: 1-511.
|
| 8. |
牛麗, 李彥杰, 孫鈺斌. 中國康復治療師教育的培養模式與體系建設.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21, 19(1): 20-22.
|
| 9. |
燕鐵斌, 敖麗娟. 中國康復醫學教育體系的構建與發展歷程.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19, 34(8): 881-884.
|
| 10. |
吳鳴, 劉沙鑫, 燕鐵斌, 等. 中國康復治療師畢業后規范化培訓專家共識.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21, 36(11): 1347-1350.
|
| 11. |
李曉捷, 郭嵐敏. 神經行為學檢測和改良 BBB 運動功能評定在腦癱大鼠運動功能評定中的應用.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08, 23(12): 1067-1070.
|
| 12. |
王寶田, 唐久來, 楊李, 等. 新生獼猴溶血性高膽紅素血癥模型的建立. 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 2016, 31(15): 1192-1195.
|
| 13. |
周伊敏, 姜志梅. 孤獨癥譜系障礙外周血潛在生物標志物的研究進展. 實用醫藥雜志, 2021, 38(4): 364-369.
|
| 14. |
陳艷妮, 肖農, 張一然. 科學關注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的干預及全方位發展. 中國實用兒科雜志, 2019, 34(8): 617-621.
|
| 15. |
周豪欽, 陳艷妮, 郭鳳宜, 等. 孤獨癥譜系障礙綜合治療模式介紹及解讀建議. 中國實用兒科雜志, 2021, 36(4): 266-274.
|
| 16. |
Shen N, Chen N, Zhou X, et al. Alterations of the gut microbiome and plasma proteome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Bone, 2019, 120: 364-370.
|
| 17. |
沈潔, 周璇, 陳楠, 等. 特發性脊柱側彎非手術治療研究熱點的可視化分析. 中華全科醫師雜志, 2021, 20(6): 668-675.
|
| 18. |
邱卓英, 李沁燚, 陳迪, 等. ICF-CY 理論架構、方法、分類體系及其應用.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4(1): 1-5.
|
| 19. |
盧振利, 王紅, 沈玄霖, 等. 基于腦機接口的機器人輔助腦癱康復表情訓練系統設計. 高技術通訊, 2021, 31(2): 207-213.
|
| 20. |
華裕, 朱敏, 張躍. 兒童康復機器人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8, 24(6): 667-670.
|
| 21. |
唐久來, 秦炯, 鄒麗萍, 等. 中國腦性癱瘓康復指南(2015):第一部分.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15, 30(7): 747-54.
|
| 22. |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康復學組. 腦性癱瘓的病因學診斷策略專家共識. 中華兒科雜志, 2019, 57(10): 746-751.
|
| 23. |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康復學組,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神經學組. 腦性癱瘓共患癲癇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 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 2017, 32(16): 1222-1226.
|
| 24. |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康復學組. 兒童腦性癱瘓疼痛管理專家共識. 中國實用兒科雜志, 2020, 35(9): 673-677.
|
| 25. |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康復學組, 中國康復醫學會物理治療專委會. 兒童腦性癱瘓經顱磁刺激治療專家共識. 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 2022, 37(5): 333-337.
|
| 26. |
中國康復醫學會骨與關節專業委員會, 中國腦癱多學科協作聯盟. 痙攣型腦性癱瘓外科治療專家共識.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20, 28(1): 77-81.
|
| 27. |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康復學組, 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兒科學組. 腦性癱瘓患兒營養支持專家共識. 中華兒科雜志, 2020, 58(7): 553-558.
|
| 28. |
杜青. 物理醫學與康復學指南與共識: 學齡前先心病兒童身體活動及靜態生活推薦專家共識.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9: 404-408.
|
| 29. |
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 腦性癱瘓兒童康復服務: T/CARD 003—2020. 北京: 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 2020.
|
| 30. |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康復學組, 中國康復醫學會物理治療專委會. 中國神經重癥兒童的亞重癥康復管理專家共識(2021). 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 2021, 33(10): 1165-1174.
|
| 31. |
中國康復醫學會. 中國康復醫學會兒童康復專委會成為國際殘疾兒童學術聯盟(IAACD)正式會員國成員. (2020-12-23)[2022-04-15]. https://www.carm.org.cn/cms/view/2785.html.
|
| 32. |
劉振寰, 戴淑鳳. 兒童運動發育遲緩康復訓練圖譜. 北京: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2010: 1-311.
|
| 33. |
杜青. 兒童康復大百科. 北京: 電子工業出版社, 2018: 1-344.
|
| 34.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教育、就業、住房……這場發布會事關殘疾人權益!來看. (2021-09-26)[2022-04-15]. http://www.gov.cn/fuwu/2021-09/26/content_5639491.htm.
|
| 35. |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康復學組. 中國兒童康復質控管理專家共識. 中國實用兒科雜志, 2020, 35(6): 435-438.
|
| 36. |
Schreiber J, Goodgold S, Moerchen VA, et al. A description of professional pediatric physical therapy education. Pediatr Phys Ther, 2011, 23(2): 201-204.
|
| 37. |
蒙利嬌, 戈巖蕾, 魏清川, 等. 本科兒童康復課程建設標準的研究. 中華醫學教育雜志, 2022, 42(1): 60-64.
|
| 38. |
Birkmeier M, Plack M, Wentzell E, et al. A course of its own: a stand-alone pediatric course designed to meet the essential core competencies and program goals. J Phys Ther Educ, 2017, 31(2): 97-107.
|
| 39. |
孫廣寧, 王春平, 井淇. 兒童康復醫師勝任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 中國標準化, 2022(4): 163-167.
|
| 40. |
鄔思, 黃文華, 鄧永明. 0~1 歲神經運動檢查對篩查腦癱患兒的應用價值探討. 中國實用醫藥, 2022, 17(5): 88-90.
|
| 41. |
劉振寰, 潘佩光, 馬美美, 等. 傳統醫學康復在腦癱康復中的應用與評估. 中醫兒科雜志, 2005, 1(2): 22-25.
|
| 42. |
李利紅, 楊麗亞, 田寧寧, 等. 引導式教育結合傳統運動康復訓練對腦性癱瘓患兒的影響.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21, 32(11): 1676-1681.
|
| 43. |
勵建安. 珍惜機遇,不負未來.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22, 37(1):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