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jective To systematically review the literatures on left-behind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status, and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current domestic left-behind children’s main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s.
Methods With the search terms and strategies predefined by repeated discuss and pre-retrieval, the literatures in Chinese published before March 2011 were searched in following four Chinese databases including Chinese Biological 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 (CBM),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riodical Database (VIP),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 and WanFang Dissertation Database (WF). All research papers that reported the left-behind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status and problems within China were included. Two reviewers independently screened the literatures and extracted the data. Disagreements were resolved by discussion or by involving a third researcher. The qualitative synthesis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studies, while the meta-analysis was not adopted because of the tremendous heterogeneity of each study on the definition of left-behind children, study design and outcomes.
Results A total of 155 studies were included for the final analysis and all of them were the cross-sectional study including 63 uncontrolled cross-sectional studies and 92 controlled cross-sectional studies. Most of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non-left-behind children, the left-behind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level was lower and there were many psychological problems. While several studies suggest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in different types (such as different gender, age, guardianship types, the migrant condition of parents, etc.) had different mental health problems.
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indicate that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have many mental health problems. However, the results are still controversial. The definition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have not been unified and the quality of current studies is generally low, which might influence the synthesis of results. High quality of controlled studies and long-term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need to be conducted to study more accurately and deeply on the left-behind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and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non-left-behind children.
Citation: ZHANG Fan,LIU Qin,ZHAO Yong,SUN Minhong,WANG Hong. Left-behind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 Systematic Review. Chinese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2011, 11(8): 849-857. doi: 10.7507/1672-2531.20110145 Copy
Copyright ?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ese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of West China Medical Publisher. All rights reserved
| 1. | 全國婦聯. 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狀況研究報告. 中國婦運, 2008, (6): 35-37. |
| 2. | 林細華, 沈敏, 王琳, 等. 中國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Meta分析.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 2010, 39(2): 228-231. |
| 3. | 朱丹. 初中階段留守兒童安全感的特點及彈性發展研究. 中國特殊教育, 2009, (2): 8-13. |
| 4. | 周宗奎, 孫曉軍, 范翠英.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發展問題與對策.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 2007, (6): 121-125. |
| 5. | 周宗奎, 孫曉軍, 劉亞, 等.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發展與教育問題.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 (1): 71-79. |
| 6. | 周怡娟, 秦曉云, 王利兵. 吉安市留守兒童情緒特征分析. 中國學校衛生, 2010, 31(1): 10-11. |
| 7. | 周青云. 留守兒童心理現狀及對策干預. 開封教育學院學報, 2008, 28(1): 88-89. |
| 8. | 仲玲. 江蘇海安曲塘地區留守兒童心理問題調查. 生活教育, 2010, (5): 31-33. |
| 9. | 仲磊, 楊映萍, 羅永剛. 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與教育現狀調查及對策. 濟南職業學院學報, 2010, (78): 76-80. |
| 10. | 鄭哲.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及對策探究.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06, (6): 56-57. |
| 11. | 趙景欣, 劉霞. 農村留守兒童的抑郁和反社會行為: 日常積極事件的保護作用. 心理發展與教, 2010, 26(6): 634-640. |
| 12. | 趙景欣, 王煥紅, 王世風. 壓力性生活事件與農村留守兒童的抑郁、反社會行為的關系. 青少年研究-山東省團校學報, 2010, (2): 1-6. |
| 13. | 趙潔, 林艷艷, 曹光海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與家庭親密度及適應性的相關性. 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 2008, 46(10): 1012-1015. |
| 14. | 趙紅, 羅建國, 李作為, 等.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性別差異分析. 精神醫學雜志, 2007, 20(1): 11-12. |
| 15. | 趙紅, 羅建國, 李作為, 等. 農村"留守兒童"個性及自我意識狀況的對照研究. 中國健康心理雜志, 2006, 14(6): 633-635. |
| 16. | 趙峰.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及教育對策. 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 (3): 128-130. |
| 17. | 張燕燕, 蘭燕靈, 覃業寧, 等. 農村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個性特征和抑郁狀況的調查. 護理學雜志, 2009, 24(17): 76-77. |
| 18. | 張學玲, 張雷. 鎮江留守兒童生存狀況調查綜述——以江蘇鎮江大路中心小學留守兒童為例.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 2010, 26(2): 70-73. |
| 19. | 張順, 王良鋒, 孫業桓, 等. 小學"留守兒童"社交焦慮現狀流行病學調查. 現代預防醫, 2007, 34(3): 441-443. |
| 20. | 張莉, 羅學榮, 孟軟何. 山西省長治市農村留守兒童情緒問題現狀調查. 中國健康教育, 2010, 26(2): 105-110. |
| 21. | 張莉, 羅學榮. 長治市農村初中留守兒童情緒及行為問題現狀調查. 長沙: 中南大學, 2009. |
| 22. | 張建育, 賀小華.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與人格特征關系. 中國公共衛生, 2008, 24(8): 932-933. |
| 23. | 張皚頻, 楊德蘭, 侯有華, 等. 城鎮留守與非留守兒童心理行為特征調查分析. 重慶醫學, 2008, 37(8): 844-847. |
| 24. | 張皚頻, 楊德蘭, 侯有華. 渝西地區518名留守兒童孤獨感及影響因素分析. 中國行為醫學科學, 2008, 17(4): 366-367. |
| 25. | 曾嶸, 張伶俐, 羅家有, 等. 中國7省市農村地區4~7歲留守兒童情緒與行為問題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中國流行病學雜志, 2009, 30(7): 706-709. |
| 26. | 曾瑾, 陳希寧. 四川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現況及干預研究. 成都: 四川大學, 2007. |
| 27. | 岳慧蘭, 傅小悌, 張斌, 等.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 教育理論研究, 2006, (10): 4-6. |
| 28. | 袁君蘭. 留守兒童的心理干預. 中國醫學創新, 2009, 6(18): 123-124. |
| 29. | 于茜, 常冉, 焦永紀.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及其教育對策研究——基于對江蘇省淮安市留守兒童狀況的調查. 市場周刊?理論研究, 2008, (2): 89-90. |
| 30. | 于鴻雁. 留守兒童人格類型與心理健康水平. 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 28(3): 64-66. |
| 31. | 殷曉旺, 李江華, 肖湘玲.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及其影響因素. 教育學術月刊, 2010, (6): 23-29. |
| 32. | 葉曼, 張靜平. 農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影響因素研究: 生活事件. 中國行為醫學科學, 2008, 17(11): 1048-1050. |
| 33. | 葉曼, 張靜平. 湖南省農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的研究. 長沙: 中南大學, 2008. |
| 34. | 楊婭娟, 陶芳標, 萬宇輝. 安徽留守兒童抑郁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中國學校衛生, 2010, 31(3): 321-324. |
| 35. | 楊勤, 龔正濤.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行為發育狀況配對研究.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 2010, 18(5): 385-389. |
| 36. | 楊會芹, 張波, 郭雪萍, 等.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石家莊學院學報, 2009, 11(6): 97-101. |
| 37. | 楊會芹, 張波, 郭雪萍, 等.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與教育對策.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育科學版), 2009, 11(12): 18-23. |
| 38. | 薛曉娟, 盧旌華.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教育與和諧社會. 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0, 27(8): 97-101. |
| 39. | 徐志偉, 蘇虹, 伍佳玲, 等. 農村留守中學生自傷行為及與心理控制源關系. 中國公共衛生, 2010, 26(7): 868. |
| 40. | 邢云. 農村小學兒童一般性焦慮狀況差異研究. 南昌高專學報, 2008, (1): 119-121. |
| 41. | 邢艷菲, 王禮桂. 特殊家庭結構與初一學生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 武漢: 華中科技大學, 2008. |
| 42. | 謝玉蘭, 陳旭. 農村留守兒童情緒性問題行為及影響因素研究. 重慶: 西南大學, 2007. |
| 43. | 謝冉冉.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心理等問題的調查. 現代企業文化, 2010, (11): 122-123. |
| 44. | 謝慈珍. 學齡前留守兒童的心理成長困境及其對策——以湖北省恩施市石村為例. 學理論, 2010, (14): 26-27. |
| 45. | 肖敏, 葛纓, 曹成剛. 農村寄宿制留守兒童情緒管理與心理健康關系分析. 中國學校衛生, 2010, 31(11): 1294-1296. |
| 46. | 吳支奎, 朱麗娟.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基于安徽省廣德縣Q村的調查. 心理健康, 2010, (11): 70-72. |
| 47. | 吳澤華, 曹偉華, 喻潔. 關于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調查研究. 法制與社會, 2008, (26): 260-261. |
| 48. | 吳雪琴, 王慶. 四川省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調查及對策研究——以成都雙流中和為例. 成都: 四川師范大學, 2009. |
| 49. | 吳小葉, 高彩霞. 貴州省黔東南地區留守兒童心理狀況調查報告——對凱里市、麻江縣、雷山縣部分少數民族鄉鎮留守兒童的調查. 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 (5): 111-115. |
| 50. | 吳文春, 陳洵, 溫桂生, 等. 潮汕地區農村留守兒童孤獨感與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0, 18(10): 1220-1222. |
| 51. | 吳明珍, 朱永新. 農村留守兒童孤獨感的特點及與同伴關系、家庭功能的關系. 蘇州: 蘇州大學, 2008. |
| 52. | 吳繼紅. 農村不同教養方式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研究——以洛陽地區為例. 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8, 7(4): 106-108. |
| 53. | 魏晨.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研究——以徐州地區. 社會工作, 2006, (11): 27-30. |
| 54. | 王鑫, 郭強. 貴州省某山區農村留守兒童孤獨水平評價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中國社會醫學雜志, 2010, 27(4): 210-213. |
| 55. | 王文伶, 李佳, 陳大球. 城鎮留守兒童社交焦慮與孤獨感現狀調查. 中國熱帶醫學, 2009, 9(9): 1943-1944. |
| 56. | 王文伶, 李佳, 蔡業敏, 等. 海口市136名城鎮留守兒童自我意識水平分析. 中國學校衛生, 2009, 30(9): 856-857. |
| 57. | 王文軍, 張璟, 李晶, 等. 濟寧市留守中學生行為發育及影響因素研究. 公共衛生, 2010, 33(5): 350-352. |
| 58. | 王樹明, 鄧德紅, 周昭紅, 等. 漢川市農村不同類型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分析. 中國學校衛生, 2010, 31(6): 651-654. |
| 59. | 王淑芳, 范麗恒. 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彈性及其與依戀應對方式的關系. 鄭州: 河南大學, 2010. |
| 60. | 王良鋒, 張順, 孫業桓, 等. 農村留守兒童孤獨感現況研究. 中國行為醫學科學, 2006, 15(7): 639-640. |
| 61. | 王敬峰.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與教育問題及其成因分析. 綏化學院學報, 2010, 30(2): 141-143. |
| 62. | 王國防. 焦作地區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調查與分析. 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0, 26(2): 52-53. |
| 63. | 王剛平, 頡瑞, 裴根祥, 等. 天水市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及相關因素分析. 衛生職業教育, 2011, 29(1): 112-114. |
| 64. | 王鋒, 鮑玲.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以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為視角. 南昌: 江西財經大學, 2008: 1-53. |
| 65. | 王方, 范興華. 初中留守兒童自我概念與心理健康的關系. 湘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 30(2): 153-155. |
| 66. | 王翠梅. 江西省部分農村地區“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現狀分析及研究. 才智, 2009, (31): 238-239. |
| 67. | 汪紅燁. 農村中心小學校五六年級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的對照研究. 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 2007, 6(4): 99-103. |
| 68. | 汪明, 盧玲利. 農村留守寄宿高中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及教育對策. 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 (4): 151-153. |
| 69. | 萬艷梅, 王素芳, 馬興好, 等. 安徽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分析. 中國學校衛生, 2009, 30(10): 911-912. |
| 70. | 童秋萍, 唐日新. 初中學生心理彈性與氣質、父母教養方式的關系研究. 南昌: 江西師范大學, 2009. |
| 71. | 田錄蔣, 張麗軍, 裴丹瑩. 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學習、生活及心理成長狀況的比較研究. 中國特殊教育, 2008, (2): 8-11. |
| 72. | 田偉. 貴州農村留守兒童焦慮情緒調查研究. 考試周刊, 2008, (38): 186. |
| 73. | 譚杰華. 曾為留守兒童的在校大學生心理問題解決途徑探索. 韶關學院學報?自然科學, 2010, 31(6): 114-119. |
| 74. | 孫曉軍, 周宗奎, 汪穎, 等. 農村留守兒童的同伴關系和孤獨感研究. 心理科學, 2010, 33(2): 337-340. |
| 75. | 蘇萍, 熊廣星. 農村留守兒童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水平研究——以湖南省石門縣為例. 桂林: 廣西師范大學, 2008. |
| 76. | 帥曉玲. 重慶市巫溪縣農村留守兒童現狀調查研究. 法制與社會, 2009, (24): 277. |
| 77. | 申海燕, 景智友, 姜楠, 等. 留守兒童社交焦慮及社會適應調查研究——以湖北省為例. 大眾科技, 2010, (1): 148-151. |
| 78. | 邵艷, 張云英.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及對策——以湖南長沙市為例. 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 8(2): 44-47. |
| 79. | 榮丹. 農村留守兒童孤獨感與行為問題的關系研究. 中學英語之友?教育研究與實踐, 2008, (10): 25-28. |
| 80. | 任寧, 沈莉. 小學農村留守兒童孤獨感現狀研究.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08, 16(7): 754-756. |
| 81. | 任彩霞, 張麗錦. 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彈性及其影響因素. 銀川: 寧夏大學, 2008. |
| 82. | 秦秀清, 曾菁. 贛南地區留守兒童心理發展狀況研究. 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9, 8(2): 6-8. |
| 83. | 喬良, 陳希寧, 袁萍, 等. 某地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調查. 現代預防醫學, 2008, 35(16): 3008-3111. |
| 84. | 孟筱, 張鐵軍. 農村留守兒童情緒特點及心理健康問題研究. 廈門特區黨校學報, 2010, (3): 66-68. |
| 85. | 馬亞靜, 金曉莉. 寄宿制與非寄宿制學校高年級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比較研究——以淮北市某鎮為例. 社會工作, 2010, (11): 28-30. |
| 86. | 馬長波, 劉凌云. 駐馬店地區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狀況的調查與分析. 民營科技, 2010, (4): 122-123. |
| 87. | 駱鵬程, 李永鑫. 留守兒童心理彈性與人格、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 鄭州: 河南大學, 2007. |
| 88. | 駱斌, 雷紅生, 曹鵬飛, 安徽農村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成長問題的差異性分析. 河北農業科學, 2010, 14(10): 126-128, 13l. |
| 89. | 龍艷. 廣西少數民族地區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實證研究. 柳州師專學報, 2008, 23(4): 78-81. |
| 90. | 劉志強, 張皓. 農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與家庭環境的相關研究. 成都: 四川師范大學, 2005: 1-76. |
| 91. | 劉正奎, 高文斌, 王婷, 等. 農村留守兒童焦慮的特點及影響因素.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07, 15(2): 177-182. |
| 92. | 劉映, 鄭添華. 重慶市巫溪縣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現狀調查及對策分析. 教育研究, 2009, (8): 47-48. |
| 93. | 劉裔濤, 劉書銘. 四川省古藺縣留守兒童心理狀況調查.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2009, (1): 127-128. |
| 94. | 劉艷飛. 東南沿海留守兒童類型及心理健康狀況比較——以福州連江為例. 福州黨校學報, 2010, 6(127): 53-56. |
| 95. | 劉欣, 陳青萍. 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比較研究. 長沙師范專科學校學報, 2009, (5): 30-34. |
| 96. | 劉霞, 趙景欣, 申繼亮. 農村留守兒童的情緒與行為適應特點. 中國教育學刊, 2007, (6): 6-8, 20. |
| 97. | 劉梅, 金文彬. 沈陽市郊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及相關對策研究. 沈陽教育學院學報, 2010, 12(5): 30-34. |
| 98. | 劉璐, 屈程, 邱于飛.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和內外控傾向關系的調查研究.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07, 15(11): 1017-1019. |
| 99. | 劉紅, 盧曉靈, 張金勇, 等. 貴州省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研究.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08, 28(2): 26-30. |
| 100. | 劉佰橋, 王薇. 農村留守兒童生活壓力事件及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0, 18(2): 210-212. |
| 101. | 劉霞, 胡心怡, 申繼亮. 不同來源社會支持對農村留守兒童孤獨感的影響. 河南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 2007, (4): 18-23. |
| 102. | 梁建華.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及對策研究. 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 2010, 20(1): 4-7. |
| 103. | 梁建華. 河南留守兒童心理問題調查與對策研究. 中國電力教育, 2010, (15): 156-157. |
| 104. | 梁建華. 留守兒童心理教育現狀透視與實施路徑選擇. 濱州職業學院學報, 2010, 7(3): 20-23. |
| 105. | 李志凱. 留守兒童心理彈性與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09, 17(4): 440-442. |
| 106. | 李曉敏, 袁婧, 高文斌, 等. 留守兒童成年以后情緒、行為、人際關系研究.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0, 18(1): 92-93. |
| 107. | 李曉敏, 羅靜, 高文斌, 等. 有留守經歷大學生的負性情緒、應對方式、自尊水平及人際關系研究. 中國臨床雜志, 2009, 17(5): 620-622. |
| 108. | 李萬兵.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與對策——以樂山市五通橋區為例. 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0, 26(1): 51-60. |
| 109. | 李松. 農村“留守兒童”家庭環境、心理健康及學業成績的分析. 湖北社會科學, 2009, (9): 182-185. |
| 110. | 李光友, 陶方標. 14~16歲留守兒童心理狀況及自殺傾向分析. 中國公共衛生, 2009, 25(8): 905-907. |
| 111. | 李東斌, 溫義媛.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與分析. 品德與心理 教育測量與評價, 2009, (4): 32-35. |
| 112. | 李朝英, 沈麗琴, 洪源, 等. 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現況研究. 現代預防醫學, 2009, 36(13): 2508-2509. |
| 113. | 李松.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與撫養人教養方式的研究. 許昌學院學報, 2008, 27(4): 137-140. |
| 114. | 雷芳. 不同地區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和人格特征比較.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0, 18(1): 74-76. |
| 115. | 蘭燕靈, 李艷, 唐秀娟, 等. 農村留守兒童個性、抑郁癥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中國公共衛生, 2009, 25(8): 901-903. |
| 116. | 孔伯雙, 李江華, 丁偉祥, 等. 江西留守兒童心理亞健康及體育教育對策研究. 科技創新導報, 2010, (25): 140-142. |
| 117. | 康丹, 丁金霞, 傅莉莉. 農村民辦幼兒園幼兒生存現狀的調查研究——以福建省為例.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 2010, 23(12): 26-29. |
| 118. | 金英良, 吳秀娟, 張訓保, 等.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分析. 中國公共衛生, 2010, 26(10): 1224-1225. |
| 119. | 金英良, 吳秀娟, 張訓保, 等. 蘇北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對比分析, 中國學校衛生, 2009, 9(5): 472-473. |
| 120. | 焦富勇, 藺婧, 劉虹, 等. 850例留守兒童調查分析和研究. 中國婦幼健康研, 2010, 21(1): 14-16. |
| 121. | 蔣名平.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及團體輔導干預的研究. 四川文理學院學報, 2010, 20(5): 85-89. |
| 122. | 紀中霞, 陳水平. 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成因及對策分析. 基礎教育, 2008, (10): 49-52. |
| 123. | 黃艷蘋, 李玲. 不同留守類型兒童心理健康狀況比較.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2007, 21(10): 669-671. |
| 124. | 黃艷蘋, 雷良. 家庭教養方式對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 南昌: 江西師范大學, 2006. |
| 125. | 黃興裕, 吳秀華. 贛州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調查研究. 學術沙龍-文學教育, 2010, (11): 55. |
| 126. | 黃廣文, 吳虹, 杜其云, 等. 農村3~7歲留守兒童長處和困難問卷調查分析. 全國發育行為兒科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9: 1-6. |
| 127. | 華文球, 張程赪, 虞與慶. 韶關市農村留守兒童孤獨感狀況調查. 臨床心身疾病雜志, 2008, 14(2): 140-142. |
| 128. | 胡艷.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 南昌: 南昌大學, 2008. |
| 129. | 胡心怡, 劉霞, 申繼亮, 等. 生活壓力事件、應對方式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07, 15(5): 501-503. |
| 130. | 胡昆, 丁海燕, 孟紅.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0, 18(8): 994-997. |
| 131. | 胡會麗, 陳旭. 一般自我效能感訓練對農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彈性的影響. 重慶: 西南大學, 2009. |
| 132. | 侯有華, 張皚頻, 張峰, 等. 城鎮留守兒童心理行為問題研究. 教育?科研, 2007, (4): 8-9. |
| 133. | 侯洋, 徐展. 農村留守兒童的孤獨感與自卑感. 中國心理衛生, 2008, 22(8): 564-565. |
| 134. | 賀小華, 張建育, 梅小健.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與教育管理對策研究. 農業教育, 2009, (3): 81-83. |
| 135. | 郝振, 崔麗娟. 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對留守兒童社會適應的影響研究. 心理科學, 2007, 30(5): 1199-1201. |
| 136. | 郭遠兵, 黃朝云, 商守衛. 初中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與生活事件、應對方式的關系. 中國行為醫學科學, 2008, 17(7): 652-653. |
| 137. | 郭世魁, 魏瑞麗.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留守兒童問題研究. 中外健康文摘, 2009, 6(20): 235-236. |
| 138. | 郭少榕. 農村留守女童: 一個被忽視的弱勢群體--福建農村留守女童問題調查分析. 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 20(3): 95-100. |
| 139. | 葛纓, 張小麗, 曹成剛. 初中寄宿制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 品德與心理 教育測量與評價, 2009, (1): 45-48. |
| 140. | 高亞兵. 不同監護類型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和人格特征比較. 中國學校衛生, 2009, 30(3): 257-258. |
| 141. | 高亞兵. 不同監護類型留守兒童與普通兒童心理發展狀況的比較研究. 中國特殊教育, 2008, (7): 56-60. |
| 142. | 高亞兵.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及人格發展特征. 中國公共衛生, 2008, 24(8): 917-919. |
| 143. | 高文斌, 王婷, 劉正奎, 等. 農村留守兒童抑郁的特點及影響因素. 中國行為醫學科學, 2007, 16(3): 238-240. |
| 144. | 馮宇, 馬思放, 陽婧, 等.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分析及教育對策——以廣西馬山縣為例. 世紀橋, 2009, (8): 103-104. |
| 145. | 方琪, 王宏, 李雷雷, 等. 重慶三峽庫區中學生心理健康現況調查. 中國衛生事業管理, 2009, (11): 774-778. |
| 146. | 杜明翠, 劉維璐, 劉晶晶, 等.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現狀與策略研究——以湖北省襄樊市為例. 景德鎮高專學報, 2010, 25(3): 41-44. |
| 147. | 鄧紹宏. 初中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 教苑, 2010, (11): 24-25. |
| 148. | 鄧美英, 陶風華. 從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看教育公平—以江西省上饒市信州區朝陽鄉朝陽中學為例. 科教導刊, 2010, (10): 156-157. |
| 149. | 崔麗娟. 留守兒童心理發展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上海教育科研, 2009, (4): 36-39. |
| 150. | 池瑾, 胡心怡, 申繼亮. 不同留守類型農村兒童的情緒特征比較. 教育科學研究, 2008, 8(9): 54-57. |
| 151. | 程培霞, 達朝錦, 曹楓林, 等. 農村留守與非留守兒童心理虐待與忽視及情緒和行為問題對比研究.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0, 18(2): 250-253. |
| 152. | 程龍. 安徽省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 中國校醫, 2009, 23(2): 134-136. |
| 153. | 程航, 姜德國, 李霞, 等. 溫州留守中學生自我意識、應對方式與家庭環境狀況調查. 上海精神醫學, 2008, 20(1): 8-10. |
| 154. | 成彥. 農村留守家庭對兒童及青少年的影響. 社會福利, 2007, (2): 35-37. |
| 155. | 陳小萍. 父親缺失下留守兒童的學績、情感體驗及其農村父職角色. 湖州師范學院學報, 2009, 31(2): 97-101. |
| 156. | 曹紹平, 陳丹.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調查及對策.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08, (4): 82-83. |
| 157. | 曹光海, 杜鵑, 趙潔. 曲阜市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分析. 濟寧學院學報, 2009, 30(3): 97-100. |
| 158. | 王廣海, 劉志軍, 盧寧.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元分析. 預防醫學情報雜志, 2010, 11(26): 858-860. |
| 159. | 王鋒生, 孫業恒, 鈕娟娟, 等. 我國農村留守兒童SCL-90測試結果的Meta分析. 衛生研究, 2010, 39(2): 224-227. |
- 1. 全國婦聯. 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狀況研究報告. 中國婦運, 2008, (6): 35-37.
- 2. 林細華, 沈敏, 王琳, 等. 中國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Meta分析.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 2010, 39(2): 228-231.
- 3. 朱丹. 初中階段留守兒童安全感的特點及彈性發展研究. 中國特殊教育, 2009, (2): 8-13.
- 4. 周宗奎, 孫曉軍, 范翠英.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發展問題與對策.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 2007, (6): 121-125.
- 5. 周宗奎, 孫曉軍, 劉亞, 等.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發展與教育問題.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 (1): 71-79.
- 6. 周怡娟, 秦曉云, 王利兵. 吉安市留守兒童情緒特征分析. 中國學校衛生, 2010, 31(1): 10-11.
- 7. 周青云. 留守兒童心理現狀及對策干預. 開封教育學院學報, 2008, 28(1): 88-89.
- 8. 仲玲. 江蘇海安曲塘地區留守兒童心理問題調查. 生活教育, 2010, (5): 31-33.
- 9. 仲磊, 楊映萍, 羅永剛. 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與教育現狀調查及對策. 濟南職業學院學報, 2010, (78): 76-80.
- 10. 鄭哲.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及對策探究.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06, (6): 56-57.
- 11. 趙景欣, 劉霞. 農村留守兒童的抑郁和反社會行為: 日常積極事件的保護作用. 心理發展與教, 2010, 26(6): 634-640.
- 12. 趙景欣, 王煥紅, 王世風. 壓力性生活事件與農村留守兒童的抑郁、反社會行為的關系. 青少年研究-山東省團校學報, 2010, (2): 1-6.
- 13. 趙潔, 林艷艷, 曹光海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與家庭親密度及適應性的相關性. 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 2008, 46(10): 1012-1015.
- 14. 趙紅, 羅建國, 李作為, 等.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性別差異分析. 精神醫學雜志, 2007, 20(1): 11-12.
- 15. 趙紅, 羅建國, 李作為, 等. 農村"留守兒童"個性及自我意識狀況的對照研究. 中國健康心理雜志, 2006, 14(6): 633-635.
- 16. 趙峰.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及教育對策. 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 (3): 128-130.
- 17. 張燕燕, 蘭燕靈, 覃業寧, 等. 農村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個性特征和抑郁狀況的調查. 護理學雜志, 2009, 24(17): 76-77.
- 18. 張學玲, 張雷. 鎮江留守兒童生存狀況調查綜述——以江蘇鎮江大路中心小學留守兒童為例.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 2010, 26(2): 70-73.
- 19. 張順, 王良鋒, 孫業桓, 等. 小學"留守兒童"社交焦慮現狀流行病學調查. 現代預防醫, 2007, 34(3): 441-443.
- 20. 張莉, 羅學榮, 孟軟何. 山西省長治市農村留守兒童情緒問題現狀調查. 中國健康教育, 2010, 26(2): 105-110.
- 21. 張莉, 羅學榮. 長治市農村初中留守兒童情緒及行為問題現狀調查. 長沙: 中南大學, 2009.
- 22. 張建育, 賀小華.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與人格特征關系. 中國公共衛生, 2008, 24(8): 932-933.
- 23. 張皚頻, 楊德蘭, 侯有華, 等. 城鎮留守與非留守兒童心理行為特征調查分析. 重慶醫學, 2008, 37(8): 844-847.
- 24. 張皚頻, 楊德蘭, 侯有華. 渝西地區518名留守兒童孤獨感及影響因素分析. 中國行為醫學科學, 2008, 17(4): 366-367.
- 25. 曾嶸, 張伶俐, 羅家有, 等. 中國7省市農村地區4~7歲留守兒童情緒與行為問題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中國流行病學雜志, 2009, 30(7): 706-709.
- 26. 曾瑾, 陳希寧. 四川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現況及干預研究. 成都: 四川大學, 2007.
- 27. 岳慧蘭, 傅小悌, 張斌, 等.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 教育理論研究, 2006, (10): 4-6.
- 28. 袁君蘭. 留守兒童的心理干預. 中國醫學創新, 2009, 6(18): 123-124.
- 29. 于茜, 常冉, 焦永紀.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及其教育對策研究——基于對江蘇省淮安市留守兒童狀況的調查. 市場周刊?理論研究, 2008, (2): 89-90.
- 30. 于鴻雁. 留守兒童人格類型與心理健康水平. 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 28(3): 64-66.
- 31. 殷曉旺, 李江華, 肖湘玲.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及其影響因素. 教育學術月刊, 2010, (6): 23-29.
- 32. 葉曼, 張靜平. 農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影響因素研究: 生活事件. 中國行為醫學科學, 2008, 17(11): 1048-1050.
- 33. 葉曼, 張靜平. 湖南省農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的研究. 長沙: 中南大學, 2008.
- 34. 楊婭娟, 陶芳標, 萬宇輝. 安徽留守兒童抑郁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中國學校衛生, 2010, 31(3): 321-324.
- 35. 楊勤, 龔正濤.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行為發育狀況配對研究.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 2010, 18(5): 385-389.
- 36. 楊會芹, 張波, 郭雪萍, 等.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石家莊學院學報, 2009, 11(6): 97-101.
- 37. 楊會芹, 張波, 郭雪萍, 等.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與教育對策.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育科學版), 2009, 11(12): 18-23.
- 38. 薛曉娟, 盧旌華.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教育與和諧社會. 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0, 27(8): 97-101.
- 39. 徐志偉, 蘇虹, 伍佳玲, 等. 農村留守中學生自傷行為及與心理控制源關系. 中國公共衛生, 2010, 26(7): 868.
- 40. 邢云. 農村小學兒童一般性焦慮狀況差異研究. 南昌高專學報, 2008, (1): 119-121.
- 41. 邢艷菲, 王禮桂. 特殊家庭結構與初一學生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 武漢: 華中科技大學, 2008.
- 42. 謝玉蘭, 陳旭. 農村留守兒童情緒性問題行為及影響因素研究. 重慶: 西南大學, 2007.
- 43. 謝冉冉.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心理等問題的調查. 現代企業文化, 2010, (11): 122-123.
- 44. 謝慈珍. 學齡前留守兒童的心理成長困境及其對策——以湖北省恩施市石村為例. 學理論, 2010, (14): 26-27.
- 45. 肖敏, 葛纓, 曹成剛. 農村寄宿制留守兒童情緒管理與心理健康關系分析. 中國學校衛生, 2010, 31(11): 1294-1296.
- 46. 吳支奎, 朱麗娟.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基于安徽省廣德縣Q村的調查. 心理健康, 2010, (11): 70-72.
- 47. 吳澤華, 曹偉華, 喻潔. 關于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調查研究. 法制與社會, 2008, (26): 260-261.
- 48. 吳雪琴, 王慶. 四川省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調查及對策研究——以成都雙流中和為例. 成都: 四川師范大學, 2009.
- 49. 吳小葉, 高彩霞. 貴州省黔東南地區留守兒童心理狀況調查報告——對凱里市、麻江縣、雷山縣部分少數民族鄉鎮留守兒童的調查. 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 (5): 111-115.
- 50. 吳文春, 陳洵, 溫桂生, 等. 潮汕地區農村留守兒童孤獨感與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0, 18(10): 1220-1222.
- 51. 吳明珍, 朱永新. 農村留守兒童孤獨感的特點及與同伴關系、家庭功能的關系. 蘇州: 蘇州大學, 2008.
- 52. 吳繼紅. 農村不同教養方式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研究——以洛陽地區為例. 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8, 7(4): 106-108.
- 53. 魏晨.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研究——以徐州地區. 社會工作, 2006, (11): 27-30.
- 54. 王鑫, 郭強. 貴州省某山區農村留守兒童孤獨水平評價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中國社會醫學雜志, 2010, 27(4): 210-213.
- 55. 王文伶, 李佳, 陳大球. 城鎮留守兒童社交焦慮與孤獨感現狀調查. 中國熱帶醫學, 2009, 9(9): 1943-1944.
- 56. 王文伶, 李佳, 蔡業敏, 等. 海口市136名城鎮留守兒童自我意識水平分析. 中國學校衛生, 2009, 30(9): 856-857.
- 57. 王文軍, 張璟, 李晶, 等. 濟寧市留守中學生行為發育及影響因素研究. 公共衛生, 2010, 33(5): 350-352.
- 58. 王樹明, 鄧德紅, 周昭紅, 等. 漢川市農村不同類型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分析. 中國學校衛生, 2010, 31(6): 651-654.
- 59. 王淑芳, 范麗恒. 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彈性及其與依戀應對方式的關系. 鄭州: 河南大學, 2010.
- 60. 王良鋒, 張順, 孫業桓, 等. 農村留守兒童孤獨感現況研究. 中國行為醫學科學, 2006, 15(7): 639-640.
- 61. 王敬峰.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與教育問題及其成因分析. 綏化學院學報, 2010, 30(2): 141-143.
- 62. 王國防. 焦作地區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調查與分析. 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0, 26(2): 52-53.
- 63. 王剛平, 頡瑞, 裴根祥, 等. 天水市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及相關因素分析. 衛生職業教育, 2011, 29(1): 112-114.
- 64. 王鋒, 鮑玲.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以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為視角. 南昌: 江西財經大學, 2008: 1-53.
- 65. 王方, 范興華. 初中留守兒童自我概念與心理健康的關系. 湘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 30(2): 153-155.
- 66. 王翠梅. 江西省部分農村地區“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現狀分析及研究. 才智, 2009, (31): 238-239.
- 67. 汪紅燁. 農村中心小學校五六年級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的對照研究. 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 2007, 6(4): 99-103.
- 68. 汪明, 盧玲利. 農村留守寄宿高中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及教育對策. 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 (4): 151-153.
- 69. 萬艷梅, 王素芳, 馬興好, 等. 安徽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分析. 中國學校衛生, 2009, 30(10): 911-912.
- 70. 童秋萍, 唐日新. 初中學生心理彈性與氣質、父母教養方式的關系研究. 南昌: 江西師范大學, 2009.
- 71. 田錄蔣, 張麗軍, 裴丹瑩. 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學習、生活及心理成長狀況的比較研究. 中國特殊教育, 2008, (2): 8-11.
- 72. 田偉. 貴州農村留守兒童焦慮情緒調查研究. 考試周刊, 2008, (38): 186.
- 73. 譚杰華. 曾為留守兒童的在校大學生心理問題解決途徑探索. 韶關學院學報?自然科學, 2010, 31(6): 114-119.
- 74. 孫曉軍, 周宗奎, 汪穎, 等. 農村留守兒童的同伴關系和孤獨感研究. 心理科學, 2010, 33(2): 337-340.
- 75. 蘇萍, 熊廣星. 農村留守兒童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水平研究——以湖南省石門縣為例. 桂林: 廣西師范大學, 2008.
- 76. 帥曉玲. 重慶市巫溪縣農村留守兒童現狀調查研究. 法制與社會, 2009, (24): 277.
- 77. 申海燕, 景智友, 姜楠, 等. 留守兒童社交焦慮及社會適應調查研究——以湖北省為例. 大眾科技, 2010, (1): 148-151.
- 78. 邵艷, 張云英.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及對策——以湖南長沙市為例. 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 8(2): 44-47.
- 79. 榮丹. 農村留守兒童孤獨感與行為問題的關系研究. 中學英語之友?教育研究與實踐, 2008, (10): 25-28.
- 80. 任寧, 沈莉. 小學農村留守兒童孤獨感現狀研究.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08, 16(7): 754-756.
- 81. 任彩霞, 張麗錦. 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彈性及其影響因素. 銀川: 寧夏大學, 2008.
- 82. 秦秀清, 曾菁. 贛南地區留守兒童心理發展狀況研究. 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9, 8(2): 6-8.
- 83. 喬良, 陳希寧, 袁萍, 等. 某地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調查. 現代預防醫學, 2008, 35(16): 3008-3111.
- 84. 孟筱, 張鐵軍. 農村留守兒童情緒特點及心理健康問題研究. 廈門特區黨校學報, 2010, (3): 66-68.
- 85. 馬亞靜, 金曉莉. 寄宿制與非寄宿制學校高年級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比較研究——以淮北市某鎮為例. 社會工作, 2010, (11): 28-30.
- 86. 馬長波, 劉凌云. 駐馬店地區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狀況的調查與分析. 民營科技, 2010, (4): 122-123.
- 87. 駱鵬程, 李永鑫. 留守兒童心理彈性與人格、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 鄭州: 河南大學, 2007.
- 88. 駱斌, 雷紅生, 曹鵬飛, 安徽農村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成長問題的差異性分析. 河北農業科學, 2010, 14(10): 126-128, 13l.
- 89. 龍艷. 廣西少數民族地區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實證研究. 柳州師專學報, 2008, 23(4): 78-81.
- 90. 劉志強, 張皓. 農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與家庭環境的相關研究. 成都: 四川師范大學, 2005: 1-76.
- 91. 劉正奎, 高文斌, 王婷, 等. 農村留守兒童焦慮的特點及影響因素.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07, 15(2): 177-182.
- 92. 劉映, 鄭添華. 重慶市巫溪縣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現狀調查及對策分析. 教育研究, 2009, (8): 47-48.
- 93. 劉裔濤, 劉書銘. 四川省古藺縣留守兒童心理狀況調查.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2009, (1): 127-128.
- 94. 劉艷飛. 東南沿海留守兒童類型及心理健康狀況比較——以福州連江為例. 福州黨校學報, 2010, 6(127): 53-56.
- 95. 劉欣, 陳青萍. 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比較研究. 長沙師范專科學校學報, 2009, (5): 30-34.
- 96. 劉霞, 趙景欣, 申繼亮. 農村留守兒童的情緒與行為適應特點. 中國教育學刊, 2007, (6): 6-8, 20.
- 97. 劉梅, 金文彬. 沈陽市郊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及相關對策研究. 沈陽教育學院學報, 2010, 12(5): 30-34.
- 98. 劉璐, 屈程, 邱于飛.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和內外控傾向關系的調查研究.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07, 15(11): 1017-1019.
- 99. 劉紅, 盧曉靈, 張金勇, 等. 貴州省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研究.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08, 28(2): 26-30.
- 100. 劉佰橋, 王薇. 農村留守兒童生活壓力事件及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0, 18(2): 210-212.
- 101. 劉霞, 胡心怡, 申繼亮. 不同來源社會支持對農村留守兒童孤獨感的影響. 河南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 2007, (4): 18-23.
- 102. 梁建華.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及對策研究. 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 2010, 20(1): 4-7.
- 103. 梁建華. 河南留守兒童心理問題調查與對策研究. 中國電力教育, 2010, (15): 156-157.
- 104. 梁建華. 留守兒童心理教育現狀透視與實施路徑選擇. 濱州職業學院學報, 2010, 7(3): 20-23.
- 105. 李志凱. 留守兒童心理彈性與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09, 17(4): 440-442.
- 106. 李曉敏, 袁婧, 高文斌, 等. 留守兒童成年以后情緒、行為、人際關系研究.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0, 18(1): 92-93.
- 107. 李曉敏, 羅靜, 高文斌, 等. 有留守經歷大學生的負性情緒、應對方式、自尊水平及人際關系研究. 中國臨床雜志, 2009, 17(5): 620-622.
- 108. 李萬兵.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與對策——以樂山市五通橋區為例. 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0, 26(1): 51-60.
- 109. 李松. 農村“留守兒童”家庭環境、心理健康及學業成績的分析. 湖北社會科學, 2009, (9): 182-185.
- 110. 李光友, 陶方標. 14~16歲留守兒童心理狀況及自殺傾向分析. 中國公共衛生, 2009, 25(8): 905-907.
- 111. 李東斌, 溫義媛.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與分析. 品德與心理 教育測量與評價, 2009, (4): 32-35.
- 112. 李朝英, 沈麗琴, 洪源, 等. 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現況研究. 現代預防醫學, 2009, 36(13): 2508-2509.
- 113. 李松.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與撫養人教養方式的研究. 許昌學院學報, 2008, 27(4): 137-140.
- 114. 雷芳. 不同地區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和人格特征比較.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0, 18(1): 74-76.
- 115. 蘭燕靈, 李艷, 唐秀娟, 等. 農村留守兒童個性、抑郁癥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中國公共衛生, 2009, 25(8): 901-903.
- 116. 孔伯雙, 李江華, 丁偉祥, 等. 江西留守兒童心理亞健康及體育教育對策研究. 科技創新導報, 2010, (25): 140-142.
- 117. 康丹, 丁金霞, 傅莉莉. 農村民辦幼兒園幼兒生存現狀的調查研究——以福建省為例.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 2010, 23(12): 26-29.
- 118. 金英良, 吳秀娟, 張訓保, 等.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分析. 中國公共衛生, 2010, 26(10): 1224-1225.
- 119. 金英良, 吳秀娟, 張訓保, 等. 蘇北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對比分析, 中國學校衛生, 2009, 9(5): 472-473.
- 120. 焦富勇, 藺婧, 劉虹, 等. 850例留守兒童調查分析和研究. 中國婦幼健康研, 2010, 21(1): 14-16.
- 121. 蔣名平.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及團體輔導干預的研究. 四川文理學院學報, 2010, 20(5): 85-89.
- 122. 紀中霞, 陳水平. 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成因及對策分析. 基礎教育, 2008, (10): 49-52.
- 123. 黃艷蘋, 李玲. 不同留守類型兒童心理健康狀況比較.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2007, 21(10): 669-671.
- 124. 黃艷蘋, 雷良. 家庭教養方式對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 南昌: 江西師范大學, 2006.
- 125. 黃興裕, 吳秀華. 贛州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調查研究. 學術沙龍-文學教育, 2010, (11): 55.
- 126. 黃廣文, 吳虹, 杜其云, 等. 農村3~7歲留守兒童長處和困難問卷調查分析. 全國發育行為兒科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9: 1-6.
- 127. 華文球, 張程赪, 虞與慶. 韶關市農村留守兒童孤獨感狀況調查. 臨床心身疾病雜志, 2008, 14(2): 140-142.
- 128. 胡艷.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 南昌: 南昌大學, 2008.
- 129. 胡心怡, 劉霞, 申繼亮, 等. 生活壓力事件、應對方式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07, 15(5): 501-503.
- 130. 胡昆, 丁海燕, 孟紅.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0, 18(8): 994-997.
- 131. 胡會麗, 陳旭. 一般自我效能感訓練對農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彈性的影響. 重慶: 西南大學, 2009.
- 132. 侯有華, 張皚頻, 張峰, 等. 城鎮留守兒童心理行為問題研究. 教育?科研, 2007, (4): 8-9.
- 133. 侯洋, 徐展. 農村留守兒童的孤獨感與自卑感. 中國心理衛生, 2008, 22(8): 564-565.
- 134. 賀小華, 張建育, 梅小健.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與教育管理對策研究. 農業教育, 2009, (3): 81-83.
- 135. 郝振, 崔麗娟. 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對留守兒童社會適應的影響研究. 心理科學, 2007, 30(5): 1199-1201.
- 136. 郭遠兵, 黃朝云, 商守衛. 初中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與生活事件、應對方式的關系. 中國行為醫學科學, 2008, 17(7): 652-653.
- 137. 郭世魁, 魏瑞麗.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留守兒童問題研究. 中外健康文摘, 2009, 6(20): 235-236.
- 138. 郭少榕. 農村留守女童: 一個被忽視的弱勢群體--福建農村留守女童問題調查分析. 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 20(3): 95-100.
- 139. 葛纓, 張小麗, 曹成剛. 初中寄宿制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 品德與心理 教育測量與評價, 2009, (1): 45-48.
- 140. 高亞兵. 不同監護類型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和人格特征比較. 中國學校衛生, 2009, 30(3): 257-258.
- 141. 高亞兵. 不同監護類型留守兒童與普通兒童心理發展狀況的比較研究. 中國特殊教育, 2008, (7): 56-60.
- 142. 高亞兵.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及人格發展特征. 中國公共衛生, 2008, 24(8): 917-919.
- 143. 高文斌, 王婷, 劉正奎, 等. 農村留守兒童抑郁的特點及影響因素. 中國行為醫學科學, 2007, 16(3): 238-240.
- 144. 馮宇, 馬思放, 陽婧, 等.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分析及教育對策——以廣西馬山縣為例. 世紀橋, 2009, (8): 103-104.
- 145. 方琪, 王宏, 李雷雷, 等. 重慶三峽庫區中學生心理健康現況調查. 中國衛生事業管理, 2009, (11): 774-778.
- 146. 杜明翠, 劉維璐, 劉晶晶, 等.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現狀與策略研究——以湖北省襄樊市為例. 景德鎮高專學報, 2010, 25(3): 41-44.
- 147. 鄧紹宏. 初中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 教苑, 2010, (11): 24-25.
- 148. 鄧美英, 陶風華. 從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看教育公平—以江西省上饒市信州區朝陽鄉朝陽中學為例. 科教導刊, 2010, (10): 156-157.
- 149. 崔麗娟. 留守兒童心理發展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上海教育科研, 2009, (4): 36-39.
- 150. 池瑾, 胡心怡, 申繼亮. 不同留守類型農村兒童的情緒特征比較. 教育科學研究, 2008, 8(9): 54-57.
- 151. 程培霞, 達朝錦, 曹楓林, 等. 農村留守與非留守兒童心理虐待與忽視及情緒和行為問題對比研究.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0, 18(2): 250-253.
- 152. 程龍. 安徽省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 中國校醫, 2009, 23(2): 134-136.
- 153. 程航, 姜德國, 李霞, 等. 溫州留守中學生自我意識、應對方式與家庭環境狀況調查. 上海精神醫學, 2008, 20(1): 8-10.
- 154. 成彥. 農村留守家庭對兒童及青少年的影響. 社會福利, 2007, (2): 35-37.
- 155. 陳小萍. 父親缺失下留守兒童的學績、情感體驗及其農村父職角色. 湖州師范學院學報, 2009, 31(2): 97-101.
- 156. 曹紹平, 陳丹.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調查及對策.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08, (4): 82-83.
- 157. 曹光海, 杜鵑, 趙潔. 曲阜市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分析. 濟寧學院學報, 2009, 30(3): 97-100.
- 158. 王廣海, 劉志軍, 盧寧.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元分析. 預防醫學情報雜志, 2010, 11(26): 858-860.
- 159. 王鋒生, 孫業恒, 鈕娟娟, 等. 我國農村留守兒童SCL-90測試結果的Meta分析. 衛生研究, 2010, 39(2): 224-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