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馬長生. 房顫的流行病學進展. 醫學與哲學, 2016, 37(22): 7-9, 26.
|
| 2. |
黃從新, 張澍, 黃德嘉, 等. 心房顫動:目前的認識和治療建議—2018. 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 2018, 32(4): 315-368.
|
| 3. |
陳勁, 孫愛華. 房顫治療的現狀及進展. 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7, 16(5): 34-37.
|
| 4. |
David M, Alessandro L, Jennifer T, 等. 系統綜述和薈萃分析優先報告的條目:PRISMA 聲明. 中西醫結合學報, 2009, 7(9): 889-896.
|
| 5. |
陶歡, 楊樂天, 平安, 等. 隨機或非隨機防治性研究系統評價的質量評價工具AMSTAR 2解讀. 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2018, 18(1): 101-108.
|
| 6. |
陳耀龍, 姚亮, 杜亮, 等. GRADE 在系統評價中應用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項. 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2013, 13(12): 1401-1404.
|
| 7. |
王越, 戴小華. 參松養心膠囊治療陣發性房顫療效和安全性的 Meta 分析.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6, 14(5): 466-470.
|
| 8. |
伍新誠, 馬曉聰, 卓小媛, 等. 參松養心膠囊聯合西藥治療陣發性房顫療效和安全性的 Meta 分析. 中華中醫藥學刊, 2017, 35(5): 1184-1189.
|
| 9. |
黃秋蘭, 黃修解, 袁錦花, 等. 穩心顆粒聯合美托洛爾治療非瓣膜性房顫的 Meta 分析. 中醫臨床研究, 2018, 10(5): 9-15.
|
| 10. |
張涵萊. 穩心顆粒治療心房纖顫的 Meta 分析. 成都: 成都中醫藥大學, 2018.
|
| 11. |
陳愛明. 穩心顆粒治療心房顫動的 Meta 分析. 咸陽: 陜西中醫藥大學, 2015.
|
| 12. |
楊海艷. 參松養心膠囊治療心房顫動的系統評價. 成都: 成都中醫藥大學, 2016.
|
| 13. |
王慧, 楊波, 周三鳳. 穩心顆粒聯合胺碘酮治療心房顫動有效性和安全性的 Meta 分析. 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 2015, 7(2): 161-164.
|
| 14. |
韋悅悅, 王林, 劉昭. 中藥治療心房顫動療效的 Meta 分析. 陜西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6, 39(1): 12-16.
|
| 15. |
陳冬. 穩心顆粒治療心房顫動隨機對照試驗的系統評價與 Meta 分析. 溫州: 溫州醫科大學, 2016.
|
| 16. |
王麗婷. 參松養心膠囊聯合西藥治療房顫療效的 Meta 分析. 濟南: 山東中醫藥大學, 2016.
|
| 17. |
王兆博, 趙玉娟, 周凡超, 等. 穩心顆粒對比西藥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心房纖顫臨床療效的 Meta 分析. 中國中藥雜志, 2019, 44(11): 2379-2389.
|
| 18. |
謝冰昕, 李樹斌, 馬麗華, 等. 炙甘草湯加減方治療心房顫動隨機對照試驗的 Meta 分析. 世界中醫藥, 2017, 12(9): 2219-2222.
|
| 19. |
王歡, 張麗梅, 杜柏, 等. 參松養心膠囊治療陣發性心房顫動的 Meta 分析.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6, 14(24): 2852-2856.
|
| 20. |
杜海波, 李慧洋. 參松養心膠囊聯合胺碘酮治療心房顫動的薈萃分析.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6, 16(86): 38-41, 76.
|
| 21. |
杜浩, 戴小華. 穩心顆粒治療心房顫動療效及安全性 Meta 分析. 安徽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4, 33(6): 27-30.
|
| 22. |
謝冰昕. 口服中藥治療陣發性心房顫動隨機對照試驗的系統評價. 北京: 北京中醫藥大學, 2014.
|
| 23. |
謝朝霞. 中藥治療房顫的系統評價. 北京: 北京中醫藥大學, 2013.
|
| 24. |
李敏, 邱瑞瑾, 孫楊, 等. 穩心顆粒治療心房顫動臨床研究的系統評價. 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 2018, 20(10): 1761-1771.
|
| 25. |
趙明明, 王海蓉, 熊峰, 等. 穩心顆粒聯合美托洛爾治療心房顫動有效性和安全性的 Meta 分析. 中國醫藥, 2014, 9(4): 458-463.
|
| 26. |
Chen, Y, Shaoping N, Hai G, et al. The effects of wenxin keli on p-wave dispersion and maintenance of sinus rhythm in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13, (2013): 245958.
|
| 27. |
韓如雪, 李庚, 陳賢坤, 等. 中醫臨床研究中“核心結局指標集”測量工具的選擇. 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 2019, 30(6): 745-749.
|
| 28. |
郭新峰, 朱泉, 賴世隆. 替代指標和中間指標及其在中醫藥療效評價研究中應用價值的思考.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5, 25(7): 585-5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