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趙晨, 張曉雨, 胡嘉元, 等. 中醫同證候系疾病臨床研究母方案設計方法. 中醫雜志, 2018, 59(2): 111-115.
|
| 2. |
焦一鳴, 王放, 付小紅. 論以證統病的研究. 中醫文獻雜志, 2011, 29(6): 5-6.
|
| 3. |
王階, 熊興江, 張蘭鳳. 病證結合模式及臨床運用探索.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2, 32(3): 297-299.
|
| 4. |
丁正香, 朱沛, 尹天雷, 等. 裸花紫珠片治療熱(瘀)毒證的證病結合臨床研究. 世界中醫藥, 2017, 12(12): 3128-3132, 3137.
|
| 5. |
孫艷君. 黃連解毒丸治療實熱火毒證的臨床研究. 天津: 天津中醫藥大學, 2021.
|
| 6. |
王少卿, 高穎. 從證病結合模式探討證候類中藥新藥的臨床研究方法. 環球中醫藥, 2014, 7(9): 724-726.
|
| 7. |
尹天雷, 喬鐵, 劉天舒, 等. 熱炎寧顆粒治療風熱證148例臨床觀察及中醫“以證統病”的臨床科研思路探討. 中國醫藥導報, 2009, 6(11): 20-22.
|
| 8. |
李敏. 補腎促卵沖劑治療排卵障礙性不孕癥隨機雙盲對照多中心臨床研究. 北京: 中國中醫科學院, 2016.
|
| 9. |
明浩. 痰瘀通膠囊治療高脂血癥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痰瘀互阻證)的臨床療效研究. 武漢: 湖北中醫藥大學, 2014.
|
| 10. |
韓芳, 范吉平, 郭盛楠, 等. 針對肝郁化熱證的證候類中藥新藥臨床評價研究. 世界中醫藥, 2018, 13(7): 1633-1636, 1640.
|
| 11. |
What is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2019.
|
| 12. |
McMeekin N, Wu O, Germeni E, et al. How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s are being developed: evidence from a scoping review. BMC Med Res Methodol, 2020, 20(1): 173.
|
| 13. |
Squires H, Chilcott J, Akehurst R, et al. A framework for developing the structure of public health economic models. Value Health, 2016, 19(5): 588-601.
|
| 14. |
Kallio H, Pietil? AM, Johnson M, et al. Systematic methodological review: 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a qualitative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guide. J Adv Nurs, 2016, 72(12): 2954-2965.
|
| 15. |
陜飛, 尹道馨, 李子禹, 等. 外科臨床研究方法學指引—IDEAL框架及指南介紹與解讀.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20, 40(1): 93-101.
|
| 16. |
艾爾·巴比. 社會研究方法(第13版). 邱澤奇, 譯.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20.
|
| 17. |
卞薇, 陳慧, 宋國敏, 等. 概況性評價簡介. 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2017, 17(4): 488-493.
|
| 18. |
廖星. 運用定性研究方法探索中醫師診治疾病的過程. 北京: 北京中醫藥大學, 2011.
|
| 19. |
倪勝樓. 基于半結構式訪談和多階段隨機問卷調研的中醫臨床方藥量效關系研究. 北京: 北京中醫藥大學, 2014.
|
| 20. |
李涵, 孫楊, 張曉雨, 等. 以證統病—中醫臨床思維的回歸與創新. 世界中醫藥, 2019, 14(10): 2552-2556, 2562.
|
| 21. |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證候類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技術指導原則. 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