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D 是一種可預防、可治療, 以氣流不完全可逆受限并呈進行性發展為特征的疾病, 與肺部對有害氣體或有毒顆粒的異常炎癥反應有關。在全球范圍內COPD 是引起死亡和功能致殘的主要疾病之一。COPD 在全球患病率和死亡率位居第四, 并呈不斷上升的趨勢[1] 。本病具有明顯的肺外效應, 包括引起全身系統性炎癥、代謝改變、神經激素激活,以及對肌肉骨骼、心血管系統等其他系統的影響等[2] 。既往認為COPD 僅引起紅細胞增多, 但近期研究發現COPD 引起的系統性炎癥可影響紅細胞的生成, 貧血亦同樣存在于部分COPD 患者。目前認為, COPD導致的貧血與其他許多慢性疾病如慢性心衰一樣, 同屬于一種慢性病性貧血( 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 ACD) , 稱為COPD 相關性貧血, 其患病率高于繼發性紅細胞增多癥在COPD 的患病率[3-5] 。本文就COPD 相關性貧血的流行病學概況、病理生理機制、臨床重要性及干預的最新研究進展如下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