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艷靈. 介入手術室護士職業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護措施[J]. 當代醫學, 2012, 18(16):125-126.
|
| 2. |
郭金榮, 王志剛, 王芳, 等. 手術室醫護人員職業防護依從性的調查[J]. 中國消毒學雜志, 2010, 27(4):474-475.
|
| 3. |
繆素萍. 醫務人員標準預防能力的調查分析[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07, 17(2):179-180.
|
| 4. |
劉素香. 我國職業衛生形勢嚴峻原因淺析及對策[J]. 職業衛生與應急救援, 2011, 29(1):17-19.
|
| 5. |
沈德良. 職業健康的現狀及主要對策分析[J]. 職業衛生與應急救援, 2012, 30(1):52-53.
|
| 6.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法律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 法[J]. 中國城鄉企業衛生, 2002, 30(2):4-10.
|
| 7. |
邢玉斌, 魏華, 索繼江, 等. 醫療機構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法規與體系建設初探[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06, 16(6):674-675.
|
| 8. |
白光. 醫學工作者的職業照射:劑量水平、輻射危害和個人劑量監測[J]. 國外醫學:放射醫學核醫學分冊, 2005, 29(4):171-176.
|
| 9. |
周紅平. 手術室護士的職業危害與自我防護[J]. 北方藥學, 2011, 8(2):114-116.
|
| 10. |
譚雪雁, 胡金梅, 湯敏, 等. 十堰市手術室醫護人員對X線輻射防護認知情況調查[J]. 職業與健康, 2014, 30(2):154-156.
|
| 11. |
王維業, 王相明. 醫療機構放射工作人員個人劑量監測分析與評價[J]. 中國美容醫學, 2012, 21(16):231-232.
|
| 12. |
李貞, 劉偉, 李全太, 等. 低劑量醫用電離輻射對工作人員健康的影響[J]. 中國輻射衛生, 2009, 18(1):11-12.
|
| 13. |
Wartofsky L. Increasing world incidence of thyroid cancer:increased detection or higher radiation exposure?[J]. Hormones (Athens), 2010, 9(2):103-108.
|
| 14. |
Wiwanitkit V. Nuclear denotation and cataract:a story of nuclear leakage[J]. Iranian J Ophthalmol, 2011, 23(2):72.
|
| 15. |
龐新新, 王建軍, 王瑩. 天津市心血管病介入手術輻射防護優化分析[J]. 中國輻射衛生, 2009, 18(4):423-425.
|
| 16. |
張云, 楊志祥, 朱茂祥. 放射性皮膚損傷的研究進展[J]. 軍事醫學科學院院刊, 2005, 29(2):188-190.
|
| 17. |
徐榮佳. 醫務人員的醫院感染和預防[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04, 14(6):717-718.
|
| 18. |
葛建云, 胡書芳, 王風云, 等. 從事放射介入工作醫護人員職業危害因素調查及防護[J]. 齊魯護理雜志, 2009, 15(9):30-31.
|
| 19. |
衛生部衛生政策法規司, 衛生部衛生監督中心. 放射衛生防護標準、放射性疾病診斷標準[J]. 中國衛生法制, 2006, 14(4):4.
|
| 20. |
耿索萍. 介入治療護士的職業危害與防護措施[J]. 中國健康月刊, 2010, 29(4):80-82.
|
| 21. |
張小紅, 張海霞, 尚友蘭. 放療技師的職業危害和自我防護對 策[J]. 醫藥前沿, 2013(35):392-3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