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調查什邡市社區衛生服務系統建設情況以及社區衛生服務居民滿意度和震后災害應急能力,以期為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和重大自然災害應急能力建設提供參考。
方法 采用方便抽樣的方法,抽取什邡市方亭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轄區內4‰的社區居民,以面對面訪談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分類資料的構成比統計采用頻數分析,居民社區衛生服務滿意度的影響因素采用二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
結果 共發放問卷250份,收回有效問卷246份(有效回收率98.4%)。社區衛生服務的居民了解度和滿意度分別為41.1%和36.6%。健康教育、醫療費用和醫療保險是影響社區衛生服務居民滿意度的主要因素(其P值分別為0.050、0.001和0.001)。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對居民進行抗災/防災知識教育、災害應急預案演習以及災后心理干預和康復治療的比例分別為37.4%、10.6%和12.6%。
結論 加強社區衛生服務宣傳力度,可提高居民對社區衛生服務的了解度和參與度;加強健康教育、提高社區衛生服務質量,控制服務費用、引進醫療保險報銷機制,能進一步提高居民滿意度;將災害應急工作納入基本工作任務,加強應急能力,能為居民健康提供保障。
引用本文:
廖邦華,王晗,劉嘉銘,楊瑩瑩,唐天姣,羅超,楊文娟,李玲,張堯,黃進. 什邡市社區衛生服務居民滿意度調查. 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2011, 11(5): 493-496. doi: 10.7507/1672-2531.20110087
復制
1. |
7 Paul CL, Kedman S. A review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int material in change health-related know ledge, attitudes and behavior.
Heal Promot J Austr , 1997, 7(2): 91.
|
2. |
國務院關于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指導意見. 中國全科醫學, 2007, 10(3): 240-241.
|
3. |
施詠梅. “三位一體”社區醫療服務模式初探. 中國醫院, 1999, 3(5): 32-34.
|
4. |
劉瀟. “四一三”健康保險模式應用于社區醫療的可行性. 衛生經濟研究, 2007, 12: 20-21.
|
5. |
陳團. 加強社區醫療衛生體系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 中國醫藥指南, 2008, 6(3): 155-156.
|
6. |
鄭德有. 城市大中型醫院開展社區醫療工作探討.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 1993, 7(5): 30-32.
|
7. |
胡皖玲. 開展社區醫療服務的思考與建議. 社區醫學雜志, 2007, 5(20): 4-6.
|
8. |
王高玲. 衛生服務需求與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的關系研究. 現代預防醫學, 2008, 35(5): 886-889.
|
9. |
王曉紅. 論社區醫療衛生服務與全科醫學.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 2007, 21(8): 18-19.
|
10. |
王根賢. 關于構建社區醫療衛生組織的深層次思考. 地方財政研究, 2007, (10): 4-8.
|
- 1. 7 Paul CL, Kedman S. A review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int material in change health-related know ledge, attitudes and behavior.
Heal Promot J Austr , 1997, 7(2): 91.
- 2. 國務院關于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指導意見. 中國全科醫學, 2007, 10(3): 240-241.
- 3. 施詠梅. “三位一體”社區醫療服務模式初探. 中國醫院, 1999, 3(5): 32-34.
- 4. 劉瀟. “四一三”健康保險模式應用于社區醫療的可行性. 衛生經濟研究, 2007, 12: 20-21.
- 5. 陳團. 加強社區醫療衛生體系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 中國醫藥指南, 2008, 6(3): 155-156.
- 6. 鄭德有. 城市大中型醫院開展社區醫療工作探討.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 1993, 7(5): 30-32.
- 7. 胡皖玲. 開展社區醫療服務的思考與建議. 社區醫學雜志, 2007, 5(20): 4-6.
- 8. 王高玲. 衛生服務需求與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的關系研究. 現代預防醫學, 2008, 35(5): 886-889.
- 9. 王曉紅. 論社區醫療衛生服務與全科醫學.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 2007, 21(8): 18-19.
- 10. 王根賢. 關于構建社區醫療衛生組織的深層次思考. 地方財政研究, 2007, (10):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