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沈鏗, 馬丁. 婦產科學. 第三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5: 239.
|
| 2. |
李戈, 思金華, 趙晨, 等. 針刺治療原發性痛經的網狀 meta 分析. 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2017, 17(10): 1212-1223.
|
| 3. |
王艷英. 原發性痛經發病機制及治療的研究進展. 中華中醫藥雜志, 2015, 30(7): 2447-2449.
|
| 4. |
孟曉丹, 王昕. 氣滯痛經湯治療原發性痛經. 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7, 33(6): 957-959.
|
| 5. |
王華蘭. 推拿治療原發性痛經 62 例. 上海中醫藥雜志, 2003, 4(3): 34-35.
|
| 6.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政局. 中藥新藥治療痛經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 中國醫藥學報, 1989, 4(2): 707.
|
| 7.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3: 263-265.
|
| 8. |
樂杰, 婦產科學. 第 1 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1980: 340-341.
|
| 9. |
馬寶璋, 中醫婦科學. 第 1 版. 上海: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7: 79.
|
| 10. |
樂杰, 婦產科學. 第6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5: 347.
|
| 11. |
貝政平, 來佩琍, 張斌. 婦產科疾病診斷標準.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07: 252.
|
| 12.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 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4: 6.
|
| 13. |
程志鵬. 推拿治療原發性痛經(氣滯血瘀型)的臨床觀察. 濟南: 山東中醫藥大學, 2007.
|
| 14. |
馬琳. 推拿治療寒凝血瘀型原發性痛經的臨床研究. 濟南: 山東中醫藥大學, 2009.
|
| 15. |
鄭慶山. 推拿治療氣滯血瘀型原發性痛經臨床觀察. 安徽中醫學院學報, 2009, 28(4): 54-56.
|
| 16. |
王強. 推拿治療原發性痛經(寒凝血瘀型)的臨床觀察和機理研究. 濟南: 山東中醫藥大學, 2009.
|
| 17. |
林宏強. 推拿治療原發性痛經臨床觀察. 按摩與康復醫學(上旬刊), 2010, 1(1): 37-38.
|
| 18. |
劉慧青. 點穴按摩治療原發性痛經 46 例觀察. 浙江中醫雜志, 2012, 47(6): 414.
|
| 19. |
劉漪. 手法治療原發性痛經臨床觀察. 中國中醫急癥, 2012, 21(1): 137-138.
|
| 20. |
崔建. 推拿治療氣滯血瘀型痛經 60 例. 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3, 29(5): 893, 915.
|
| 21. |
趙娟, 王繼紅. 辨證推拿治療原發性痛經 30 例. 中醫外治雜志, 2015, 24(5): 45-46.
|
| 22. |
李亞. 自我推拿療法治療原發性痛經(寒濕凝滯型)的臨床研究. 長春: 長春中醫藥大學, 2015.
|
| 23. |
羅元凱. 實用中醫婦科學. 上海: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4: 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