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總結近指間關節復合組織缺損顯微外科修復的療效。 方法2005年3月-2011年3月,對12例示、中指近指間關節復合組織缺損患者采用游離帶關節的第2足趾復合組織移植修復。男9例,女3例;年齡17~38歲,平均24.6歲。致傷原因:電鋸傷3例,交通事故傷4例,機器絞傷5例。軟組織缺損范圍3.0 cm × 1.0 cm~5.5 cm × 2.5 cm。傷后至手術時間3 h~4 d,平均32 h。 結果12例均獲隨訪,隨訪時間5個月~4年,平均2.5年。術后48 h 1例發生皮瓣靜脈危象,行靜脈皮瓣移植修復成活;余11例移植復合組織均順利成活。移植骨均愈合良好,愈合時間5~12個月,平均8個月。隨訪期間無關節退行性變。11例術后14個月按照中華醫學會手外科學會上肢部分功能評定試用標準評價,獲優3例,良4例,可4例。 結論對于近指間關節復合組織缺損,通過顯微外科方法修復可以最大程度恢復手指外觀、感覺及功能。
引用本文:
梁高峰,智豐,滕云升,劉重,張滿盈,石宇,段超鵬,賈晶. 近指間關節復合組織缺損的顯微外科修復.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12, 26(12): 1521-1522. doi:
復制
1. |
潘德達, 顧玉東. 中華醫學會手外科學會上肢部分功能評定試用標準. 中華手外科雜志, 2009, 16(3): 130-135.
|
2. |
程國良, 方光榮, 侯書健, 等. 拇手指部分缺損的修飾性修復與重建. 中華醫學雜志, 2005, 85(38): 2667-2673.
|
3. |
Cheng G, Fang G, Hou S, et al. Aesthetic reconstruction of thumb or finger partial defect with trimmed toe-flap transfer. Mierosurgery, 2007, 27(2): 74-83.
|
4. |
巨積輝, 侯瑞興, 劉躍飛, 等. 拇手指缺損的修飾性再造. 中華顯微外科雜志, 2007, 30(6): 425-426, I0003.
|
5. |
施小柯, 黎斌, 李東平, 等. 足部復合組織移植再造與修復拇手指缺損. 中華手外科雜志, 2007, 23(2): 124.
|
- 1. 潘德達, 顧玉東. 中華醫學會手外科學會上肢部分功能評定試用標準. 中華手外科雜志, 2009, 16(3): 130-135.
- 2. 程國良, 方光榮, 侯書健, 等. 拇手指部分缺損的修飾性修復與重建. 中華醫學雜志, 2005, 85(38): 2667-2673.
- 3. Cheng G, Fang G, Hou S, et al. Aesthetic reconstruction of thumb or finger partial defect with trimmed toe-flap transfer. Mierosurgery, 2007, 27(2): 74-83.
- 4. 巨積輝, 侯瑞興, 劉躍飛, 等. 拇手指缺損的修飾性再造. 中華顯微外科雜志, 2007, 30(6): 425-426, I0003.
- 5. 施小柯, 黎斌, 李東平, 等. 足部復合組織移植再造與修復拇手指缺損. 中華手外科雜志, 2007, 23(2):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