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v id="8sgz1"><ol id="8sgz1"></ol></div>

        <em id="8sgz1"><label id="8sgz1"></label></em>
      2. <em id="8sgz1"><label id="8sgz1"></label></em>
        <em id="8sgz1"></em>
        <div id="8sgz1"><ol id="8sgz1"><mark id="8sgz1"></mark></ol></div>

        <button id="8sgz1"></button>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林培森" 1條結果
        • 一種新型萬向鎖定解剖板在脛骨平臺后外側柱骨折治療中的應用

          目的 探討一種新型脛骨平臺后外側柱萬向鎖定解剖板(以下簡稱“新型萬向鎖定解剖板”)治療脛骨平臺后外側柱骨折的臨床療效。 方法 回顧分析2020年10月—2021 年 12月應用新型萬向鎖定解剖板治療的14 例脛骨平臺后外側柱骨折患者臨床資料。其中男7例,女7例;年齡29~75歲,平均59歲。左側5例,右側9例。致傷原因:高處墜落傷5例,交通事故傷7例,其他傷2例。受傷至手術時間3~10 d,平均6 d。Schatzker分型:Ⅱ型4例,Ⅴ型8例,Ⅵ型2例;骨折均累及脛骨后外側平臺。三柱分型:雙柱(前外側柱+后側柱)4例,三柱10例。記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骨折愈合及并發癥發生情況;采用Rasmussen放射學評分標準評估脛骨平臺骨折復位情況,美國特種外科醫院(HSS)評分標準評估膝關節功能恢復情況。結果 14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手術時間95~180 min,平均154 min;術中出血量100~480 mL,平均 260 mL。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6~19個月,平均12.5個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時間15~24周,平均18.7周。隨訪期間出現1例腓總神經麻痹,1例創傷性骨關節炎,未出現血管損傷、切口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異位骨化、骨不連、內固定物失效等其他并發癥。術后即刻脛骨平臺骨折復位良好,Rasmussen放射學評分為10~18分,平均15.7分;其中優3例,良10例,可1例,優良率 92.9%。術后3個月和末次隨訪時HSS評分及等級較術前顯著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3個月和末次隨訪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對于累及脛骨平臺后外側柱的骨折,新型萬向鎖定解剖板可提供堅強固定,術后骨折復位滿意,膝關節功能恢復良好。

          發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1. <div id="8sgz1"><ol id="8sgz1"></ol></div>

            <em id="8sgz1"><label id="8sgz1"></label></em>
          2. <em id="8sgz1"><label id="8sgz1"></label></em>
            <em id="8sgz1"></em>
            <div id="8sgz1"><ol id="8sgz1"><mark id="8sgz1"></mark></ol></div>

            <button id="8sgz1"></button>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