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唐曉宇, 李涵, 孫帝力, 牛佳蘭, 朱敏, 李婧, 邊天月, 鄺心穎, 耿勁松, 趙霏, 劉雅莉, 劉霞, 馬彬. 動物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檢索方法的介紹. 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2018, 18(5): 515-520. doi: 10.7507/1672-2531.201709056 復制
系統評價/Meta 分析已成為解決臨床問題的標準方法之一,但其在動物實驗研究領域尚未得到有效普及。對動物實驗進行系統評價/Meta 分析的優勢主要體現為:① 降低動物實驗結果引入臨床的風險,提升動物實驗對臨床研究的指導價值[1];② 減少動物實驗的重復與浪費,更有利于“減少、替代、優化”原則的貫徹[2]。
相較于臨床試驗的系統評價/Meta 分析,動物實驗的系統評價/Meta 分析面臨諸多困難與挑戰,其中一個重要挑戰來自于如何制定和實施廣泛而全面的檢索策略[2]。有研究結果顯示,已發表的動物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在其檢索策略的制定方面幾乎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檢、檢索不規范等問題[3, 4]。與臨床研究領域相比,基礎醫學研究領域的科研人員對系統評價/Meta 分析方法了解較少,對其檢索方法并不熟悉;再者,臨床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相關的檢索指南/方法并不直接適用于動物實驗[5]。雖然荷蘭的 Hooijmans 教授等陸續發表了針對 PubMed[2]和 Embase[6]數據庫的“動物實驗檢索過濾器”,但檢索策略的制定,還需要一套標準的流程:① 梳理和明確檢索全過程,保證其檢索的廣泛性和全面性;② 規范報告,保證檢索全過程的透明化和可重復性,供證據使用者有效評估其結果的真實性。
因此,本文將對動物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檢索策略的制定方法和實施步驟進行詳細介紹,為國內相關研究人員提供參考依據,最終促進國內高質量動物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的開展和實施。
1 資料與方法
1.1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與動物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檢索策略、流程、方法制定、報告等相關的文獻。排除針對某一具體問題的研究、讀者來信、交流和專家述評等。
1.2 文獻檢索策略
計算機檢索 PubMed、EMbase 和 CNKI 數據庫,搜集與動物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檢索策略、流程、方法制定和報告等相關的文獻,檢索時限均從建庫至 2017 年 10 月。中文檢索詞包括:動物實驗、檢索、系統評價、Meta 分析;英文檢索詞包括:systematic review、review、meta-analysis、search、reporting guideline、animal。以 PubMed 為例,其具體檢索策略見框 1。

1.3 文獻篩選
由 2 名研究者(唐曉宇、李涵)根據預先制定的納入與排除標準,獨立篩選文獻并交叉核對,如遇分歧,則咨詢第三方(馬彬)協助解決。文獻篩選時首先根據題目與摘要排除明顯不相關的文獻后,再進一步閱讀全文,確定是否最終納入。
1.4 研究方法
對納入研究進行描述性分析。
2 結果
2.1 文獻篩選流程及結果
初檢獲得相關文獻 935 篇,經逐層篩選,最終納入 5 個研究[2, 5-8]。文獻篩選流程及結果見圖 1。

*所檢索的數據庫及檢出文獻數具體如下:PubMed(
2.2 動物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的檢索步驟
總體而言,動物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檢索方法的實施過程分為 5 個步驟[5],見圖 2。

2.3 動物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檢索策略的制定
2.3.1 確定/凝練研究問題
檢索詞的選擇和確定主要基于一個目標明確且科學構建的研究問題。因此,確定/凝練研究問題是制定系統評價/Meta 分析最佳檢索策略的先決條件。類似于臨床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用 PICO(participants、intervention、comparisons、outcomes)原則來結構化研究問題,一個明確的動物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研究的問題需包含以下 5 個方面的核心要素:① 目標疾病/健康問題(disease of interest/health problem);② 實驗動物/種屬/菌株(population/species/strain);③ 干預措施/暴露因素(intervention/exposure);④ 對照措施(comparisons);⑤ 結局測量指標(outcome measures)。例如,探討“干細胞對慢性顳葉癲癇的治療效果如何?”這一臨床問題,按以上原則將問題轉化為:① 目標疾病/健康問題:慢性顳葉癲癇;② 動物及其種屬:不限制動物種屬;③ 干預措施:干細胞治療,不限制其干細胞類型;④ 對照措施:空白對照;⑤ 結局測量指標:主要結局指標如癲癇發作頻率、持續時間和幅度、記憶和學習結果;次要結局指標如細胞遷移、細胞融合和細胞分化等。
2.3.2 確定數據庫和其他檢索資源
2.3.2.1 數據庫的選擇
Cochrane 系統評價員手冊要求一個臨床試驗的系統評價/Meta 分析應至少檢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中心對照試驗數據庫(CENTRAL)[9]。此外還應選擇性檢索研究者所在國家或地區的數據庫和根據主題選擇的特定數據庫。但對于動物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而言,目前尚無公認的檢索數據庫數量的最低要求。Hooijmans 等[2]推薦應至少檢索 2 個書目型數據庫,但并無具體數據庫的說明。作為常用的綜合生物醫學數據庫,PubMed 和 EMbase 可以利用標準化學科術語的主題詞進行檢索,故同樣被廣泛應用于動物實驗的檢索。Web of Science 可通過檢索已知的相關源文獻和核查引用源文獻的每一篇文獻來檢索文獻,這使它成為數據庫檢索一個重要輔助[10]。另外,BIOSIS Previews 是目前最大的生命科學與生物醫學數據庫[11],廣泛收集了與生命科學與生物醫學有關的文獻,如生物學、醫學、藥學等。Ramos-Remus 等[12]比較 PubMed、EMbase、BIOSIS Previews 檢索結果的差異發現:每個數據庫僅能獲得納入研究的 9%~70%。Suarez-Almazor 等[13]的研究表明 PubMed 與 EMbase 的重復程度僅為 30%,僅檢索其中一個數據庫會導致超過 25% 的相關研究丟失。因此,我們建議動物實驗的系統評價/Meta 分析研究至少應檢索 PubMed 和 EMbase 數據庫,若條件允許,還應檢索 BIOSIS Previews 和 Web of Science 數據庫。
此外,和臨床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一樣,動物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也應根據其主題選擇性檢索研究者所在國家、地區和特定專題的數據庫。如國內的研究人員需至少檢索 CBM 數據庫,如毒理學研究領域可選擇增加檢索 TOXNET 數據庫等。
2.3.2.2 其他補充檢索資源
對于動物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而言,并無統一推薦的補充檢索的標準和方法。我們可以參考 Cochrane 手冊中對臨床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補充檢索的推薦意見[9]:① 手工補充檢索重要專業期刊;② 對相關系統評價/Meta 分析或納入研究的參考文獻目錄進行檢索;③ 檢索專利數據庫、制藥企業網站、未公開發表的報告文摘和研究簡報等。
2.3.3 檢索策略的制定和實施
總體而言,制定全面的檢索策略需要熟悉與研究課題相關的主要概念,以及了解各個數據庫檢索平臺的特性,建議在檢索過程中邀請有文獻檢索技巧的檢索協調員或醫療衛生圖書館或信息情報人員的參與。
2.3.3.1 確定檢索詞
動物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檢索詞的選擇和確定,基于如前所述的構建研究問題中所包括 5 個方面的核心要素。通常而言,涉及“目標疾病/健康問題”和“干預措施/暴露因素”方面的檢索詞應為必選檢索詞。涉及“動物/種屬/菌株”、“對照措施”方面的檢索詞則需根據課題的具體情況和要求進行取舍,如是否限定特定的動物及其種屬,是否限定對照措施范圍等。一般而言,檢索詞中并不涉及“測量指標”方面的檢索詞,這是因為研究的結局指標在一篇文章的標題或摘要中難以得到較好地描述,將其作為檢索詞會增加不相關文獻。此外,有些部分則需要描述更精確,例如在檢索中使用“Mice,129 Strain”而不是“Mice”,則可以減少人工篩檢的工作量。
2.3.3.2 確定檢索內容各部分的檢索式
首先,需要確定檢索內容的各部分,這主要由研究問題所涉及的范圍確定,如上述“探討干細胞對慢性顳葉癲癇的治療效果如何?”的實例中,根據研究問題所涉及的范圍,其檢索詞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① 目標疾病/健康問題:慢性顳葉癲癇;② 干預措施:干細胞治療。即檢索內容包括“顳葉癲癇(temporal lobe epilepsy)”和“干細胞(stem cells)”兩個部分。
其次,需要確定檢索內容各部分的檢索式,其制定步驟如下:
第一步:確定檢索內容各部分的主題詞(針對有主題檢索功能的數據庫)。方法如下:① 可直接利用字順表和樹狀結構表來尋找符合概念的主題詞,或使用自由詞作為款目詞查詢相關主題詞;② 閱讀主題詞詞條的詳細注釋,并觀察樹形結構圖中上下位詞,最終確定檢索內容各部分對應的主題詞。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檢索詞可能沒有對應的主題詞,而且不同數據庫對應的主題詞也會有所差異。以 PubMed 為例,上述實例中“顳葉癲癇”的主題詞為“epilepsy,temporal lobe”;“干細胞”的主題詞為“stem cells”。
第二步:確定檢索內容各部分的自由詞。可通過多種途徑尋找檢索內容各部分涉及的檢索詞的同義詞、近義詞、相關詞、不同拼寫方法、商品名、縮寫等。此外,可適當使用“截詞”和“通配符”功能來簡化自由詞,也可在自由詞后加上不同字段來限制其檢索范圍,如[tiab](檢索詞限定在題目和摘要中進行檢索)、[pt](檢索詞限定在文獻類型中進行檢索)等,但需要注意不同數據庫中對限定字段檢索的規則存在一定差異。如上述實例中,“顳葉癲癇”的自由詞包括:temporal lobe epilepsy、temporal epilepsy、temporal lobe epileptic、temporal epileptic、temporal lobe epilepsies、temporal epilepsies、med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 等;“干細胞”的自由詞包括:stem cell、dry cell、derived stem cell 等。
第三步:確定檢索內容各部分的檢索式。制定原則是檢索內容各部分同一概念下的主題詞和自由詞使用布氏運算符“OR”鏈接。如以 PubMed 為例,上述實例中涉及“顳葉癲癇”方面的檢索式為:(temporal lobe epilepsy OR temporal epilepsy OR temporal lobe epileptic OR temporal epileptic OR temporal lobe epilepsies OR temporal epilepsies OR med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 OR epilepsy, temporal lobe [Mesh];涉及“干細胞”方面的檢索式為:(stem cell OR dry cell OR derived stem cell) OR stem cells [Mesh]。
需要注意的是,在無主題詞檢索功能的數據庫中,如 Web of Science,Scopus 等,只需要將檢索內容各部分的所有自由詞以“OR”連接即可。
2.3.3.3 確定課題最終檢索式,評估檢索結果
在制定完成檢索內容各部分檢索式后,將各部分檢索式組合在一起,即可得到最終檢索式。具體方法為,以布氏運算符“AND”連接各部分檢索式。如以 PubMed 為例,上述實例中最終的檢索式為:((temporal lobe epilepsy OR temporal epilepsy OR temporal lobe epileptic OR temporal epileptic OR temporal lobe epilepsies OR temporal epilepsies OR med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 OR Epilepsy, Temporal Lobe [Mesh]) AND ((stem cell OR dry cell OR derived stem cell) OR Stem Cells [Mesh])。在完成最終檢索后,應保存檢索式,留以將來更新檢索結果以及報告檢索過程。
檢索策略的制定是一個反復修改、不斷磨合的迭代過程,對檢索結果進行評估能夠有效反映出檢索策略存在的問題。系統評價/Meta 分析的檢索目標是盡可能寬泛全面,以確保盡可能多的相關研究被納入。但在實際操作中,高敏感性的檢索策略會伴隨精確性的下降,導致大量無關文獻的檢出。若能對檢索結果的相關度和數量進行評估,根據結果來調整檢索策略,能讓檢索策略的敏感性和精確性同時保持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
2.3.3.4 檢索過濾器
為提高動物實驗的檢索效率,Hooijmans 等[2]與 de Vries 等[6]分別開發出 PubMed 與 EMbase 的動物實驗檢索過濾器,至少能夠增加 7%~11% 的檢索量。檢索過濾器的使用十分便捷,只需將檢索過濾器拷貝至檢索框中檢索,再在歷史記錄中與最終確定的檢索式的檢索結果以布氏運算符“AND”連接即可。限于本研究的篇幅,過濾器使用的詳細策略請參見原文。
2.3.3.5 導出和保存檢索結果
參考文獻管理軟件可以幫助系統評價/Meta 分析研究者有效管理海量文獻,如 EndNote、Reference Manager、NoteExpress 等。不同數據庫的最終檢索結果需要以不同的格式導出并保存,以 EndNote X7 為例,PubMed 數據庫檢索結果為.text 格式,EMbase 數據庫為.ris 格式,Web of science 為.ciw 格式。導出的引文應至少包括引用信息(收錄號、文章識別碼等)和摘要,以方便后續的文獻篩選。
2.3.3.6 收集、整合并去重檢索結果
每個數據庫的檢索結果均需導入參考文獻管理軟件中進行整合,并使用參考文獻管理軟件自動去重功能,輔以人工閱讀引用信息,才能達到對不同數據庫檢索結果去重的目的。
2.3.3.7 確定可能符合要求的研究
文獻篩選過程基本分為兩步:第一步為題目和摘要篩選,這一階段主要依托參考文獻管理軟件,通過閱讀納入研究的題目與摘要,根據納入/排除標準進行篩選,并記錄排除原因及排除的數量;第二步為全文篩選,這一階段主要針對在第一步驟中無法確定的文獻,需要獲取全文,并制定全文篩選標準和表格(可依托 Excel 表格等)進行篩選,同時記錄排除原因及排除數量,以最終確定納入研究。
文獻篩選的方法可以借鑒 Cochrane 手冊的推薦[9],至少由 2 名評價者根據納入/排除標準,獨立篩選文獻并交叉核對,如遇分歧,則咨詢第三方協助判斷,缺乏的資料盡量聯系作者予以補充。
2.4 檢索結果的報告
目前,動物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的報告規范僅見 Peters 等[7]的研究,在檢索策略的報告方面,該規范在方法學部分要求報告檢索信息的來源(如數據庫、手檢資源、聯系個人和機構等)、檢索策略和檢索限制(如語言限制、出版狀態、檢索截止時間)、其他獲取文獻的途徑(如參考文獻目錄、互聯網等)等信息,在結果部分要求報告 Meta 分析文獻篩選流程圖,說明被納入 Meta 分析的動物實驗總數。
3 小結
盡管目前尚無量表來評價一項動物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檢索策略的優劣,但總體而言,需要從檢索實施方法和檢索結果兩個方面評估其檢索策略的有效性。動物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檢索方法的實施步驟分為 5 個步驟,為如何實現可行的檢索策略提供了較為清晰的思路,可幫助研究人員設計、開展和實施一個較為廣泛而全面的檢索策略。另外,遵循動物實驗系統評價報告規范的要求,充分報告其實施過程和結果,可為相關研究人員進一步反思該檢索策略及其對結果可信度的影響提供充分的信息。
系統評價/Meta 分析已成為解決臨床問題的標準方法之一,但其在動物實驗研究領域尚未得到有效普及。對動物實驗進行系統評價/Meta 分析的優勢主要體現為:① 降低動物實驗結果引入臨床的風險,提升動物實驗對臨床研究的指導價值[1];② 減少動物實驗的重復與浪費,更有利于“減少、替代、優化”原則的貫徹[2]。
相較于臨床試驗的系統評價/Meta 分析,動物實驗的系統評價/Meta 分析面臨諸多困難與挑戰,其中一個重要挑戰來自于如何制定和實施廣泛而全面的檢索策略[2]。有研究結果顯示,已發表的動物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在其檢索策略的制定方面幾乎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檢、檢索不規范等問題[3, 4]。與臨床研究領域相比,基礎醫學研究領域的科研人員對系統評價/Meta 分析方法了解較少,對其檢索方法并不熟悉;再者,臨床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相關的檢索指南/方法并不直接適用于動物實驗[5]。雖然荷蘭的 Hooijmans 教授等陸續發表了針對 PubMed[2]和 Embase[6]數據庫的“動物實驗檢索過濾器”,但檢索策略的制定,還需要一套標準的流程:① 梳理和明確檢索全過程,保證其檢索的廣泛性和全面性;② 規范報告,保證檢索全過程的透明化和可重復性,供證據使用者有效評估其結果的真實性。
因此,本文將對動物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檢索策略的制定方法和實施步驟進行詳細介紹,為國內相關研究人員提供參考依據,最終促進國內高質量動物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的開展和實施。
1 資料與方法
1.1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與動物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檢索策略、流程、方法制定、報告等相關的文獻。排除針對某一具體問題的研究、讀者來信、交流和專家述評等。
1.2 文獻檢索策略
計算機檢索 PubMed、EMbase 和 CNKI 數據庫,搜集與動物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檢索策略、流程、方法制定和報告等相關的文獻,檢索時限均從建庫至 2017 年 10 月。中文檢索詞包括:動物實驗、檢索、系統評價、Meta 分析;英文檢索詞包括:systematic review、review、meta-analysis、search、reporting guideline、animal。以 PubMed 為例,其具體檢索策略見框 1。

1.3 文獻篩選
由 2 名研究者(唐曉宇、李涵)根據預先制定的納入與排除標準,獨立篩選文獻并交叉核對,如遇分歧,則咨詢第三方(馬彬)協助解決。文獻篩選時首先根據題目與摘要排除明顯不相關的文獻后,再進一步閱讀全文,確定是否最終納入。
1.4 研究方法
對納入研究進行描述性分析。
2 結果
2.1 文獻篩選流程及結果
初檢獲得相關文獻 935 篇,經逐層篩選,最終納入 5 個研究[2, 5-8]。文獻篩選流程及結果見圖 1。

*所檢索的數據庫及檢出文獻數具體如下:PubMed(
2.2 動物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的檢索步驟
總體而言,動物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檢索方法的實施過程分為 5 個步驟[5],見圖 2。

2.3 動物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檢索策略的制定
2.3.1 確定/凝練研究問題
檢索詞的選擇和確定主要基于一個目標明確且科學構建的研究問題。因此,確定/凝練研究問題是制定系統評價/Meta 分析最佳檢索策略的先決條件。類似于臨床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用 PICO(participants、intervention、comparisons、outcomes)原則來結構化研究問題,一個明確的動物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研究的問題需包含以下 5 個方面的核心要素:① 目標疾病/健康問題(disease of interest/health problem);② 實驗動物/種屬/菌株(population/species/strain);③ 干預措施/暴露因素(intervention/exposure);④ 對照措施(comparisons);⑤ 結局測量指標(outcome measures)。例如,探討“干細胞對慢性顳葉癲癇的治療效果如何?”這一臨床問題,按以上原則將問題轉化為:① 目標疾病/健康問題:慢性顳葉癲癇;② 動物及其種屬:不限制動物種屬;③ 干預措施:干細胞治療,不限制其干細胞類型;④ 對照措施:空白對照;⑤ 結局測量指標:主要結局指標如癲癇發作頻率、持續時間和幅度、記憶和學習結果;次要結局指標如細胞遷移、細胞融合和細胞分化等。
2.3.2 確定數據庫和其他檢索資源
2.3.2.1 數據庫的選擇
Cochrane 系統評價員手冊要求一個臨床試驗的系統評價/Meta 分析應至少檢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中心對照試驗數據庫(CENTRAL)[9]。此外還應選擇性檢索研究者所在國家或地區的數據庫和根據主題選擇的特定數據庫。但對于動物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而言,目前尚無公認的檢索數據庫數量的最低要求。Hooijmans 等[2]推薦應至少檢索 2 個書目型數據庫,但并無具體數據庫的說明。作為常用的綜合生物醫學數據庫,PubMed 和 EMbase 可以利用標準化學科術語的主題詞進行檢索,故同樣被廣泛應用于動物實驗的檢索。Web of Science 可通過檢索已知的相關源文獻和核查引用源文獻的每一篇文獻來檢索文獻,這使它成為數據庫檢索一個重要輔助[10]。另外,BIOSIS Previews 是目前最大的生命科學與生物醫學數據庫[11],廣泛收集了與生命科學與生物醫學有關的文獻,如生物學、醫學、藥學等。Ramos-Remus 等[12]比較 PubMed、EMbase、BIOSIS Previews 檢索結果的差異發現:每個數據庫僅能獲得納入研究的 9%~70%。Suarez-Almazor 等[13]的研究表明 PubMed 與 EMbase 的重復程度僅為 30%,僅檢索其中一個數據庫會導致超過 25% 的相關研究丟失。因此,我們建議動物實驗的系統評價/Meta 分析研究至少應檢索 PubMed 和 EMbase 數據庫,若條件允許,還應檢索 BIOSIS Previews 和 Web of Science 數據庫。
此外,和臨床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一樣,動物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也應根據其主題選擇性檢索研究者所在國家、地區和特定專題的數據庫。如國內的研究人員需至少檢索 CBM 數據庫,如毒理學研究領域可選擇增加檢索 TOXNET 數據庫等。
2.3.2.2 其他補充檢索資源
對于動物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而言,并無統一推薦的補充檢索的標準和方法。我們可以參考 Cochrane 手冊中對臨床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補充檢索的推薦意見[9]:① 手工補充檢索重要專業期刊;② 對相關系統評價/Meta 分析或納入研究的參考文獻目錄進行檢索;③ 檢索專利數據庫、制藥企業網站、未公開發表的報告文摘和研究簡報等。
2.3.3 檢索策略的制定和實施
總體而言,制定全面的檢索策略需要熟悉與研究課題相關的主要概念,以及了解各個數據庫檢索平臺的特性,建議在檢索過程中邀請有文獻檢索技巧的檢索協調員或醫療衛生圖書館或信息情報人員的參與。
2.3.3.1 確定檢索詞
動物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檢索詞的選擇和確定,基于如前所述的構建研究問題中所包括 5 個方面的核心要素。通常而言,涉及“目標疾病/健康問題”和“干預措施/暴露因素”方面的檢索詞應為必選檢索詞。涉及“動物/種屬/菌株”、“對照措施”方面的檢索詞則需根據課題的具體情況和要求進行取舍,如是否限定特定的動物及其種屬,是否限定對照措施范圍等。一般而言,檢索詞中并不涉及“測量指標”方面的檢索詞,這是因為研究的結局指標在一篇文章的標題或摘要中難以得到較好地描述,將其作為檢索詞會增加不相關文獻。此外,有些部分則需要描述更精確,例如在檢索中使用“Mice,129 Strain”而不是“Mice”,則可以減少人工篩檢的工作量。
2.3.3.2 確定檢索內容各部分的檢索式
首先,需要確定檢索內容的各部分,這主要由研究問題所涉及的范圍確定,如上述“探討干細胞對慢性顳葉癲癇的治療效果如何?”的實例中,根據研究問題所涉及的范圍,其檢索詞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① 目標疾病/健康問題:慢性顳葉癲癇;② 干預措施:干細胞治療。即檢索內容包括“顳葉癲癇(temporal lobe epilepsy)”和“干細胞(stem cells)”兩個部分。
其次,需要確定檢索內容各部分的檢索式,其制定步驟如下:
第一步:確定檢索內容各部分的主題詞(針對有主題檢索功能的數據庫)。方法如下:① 可直接利用字順表和樹狀結構表來尋找符合概念的主題詞,或使用自由詞作為款目詞查詢相關主題詞;② 閱讀主題詞詞條的詳細注釋,并觀察樹形結構圖中上下位詞,最終確定檢索內容各部分對應的主題詞。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檢索詞可能沒有對應的主題詞,而且不同數據庫對應的主題詞也會有所差異。以 PubMed 為例,上述實例中“顳葉癲癇”的主題詞為“epilepsy,temporal lobe”;“干細胞”的主題詞為“stem cells”。
第二步:確定檢索內容各部分的自由詞。可通過多種途徑尋找檢索內容各部分涉及的檢索詞的同義詞、近義詞、相關詞、不同拼寫方法、商品名、縮寫等。此外,可適當使用“截詞”和“通配符”功能來簡化自由詞,也可在自由詞后加上不同字段來限制其檢索范圍,如[tiab](檢索詞限定在題目和摘要中進行檢索)、[pt](檢索詞限定在文獻類型中進行檢索)等,但需要注意不同數據庫中對限定字段檢索的規則存在一定差異。如上述實例中,“顳葉癲癇”的自由詞包括:temporal lobe epilepsy、temporal epilepsy、temporal lobe epileptic、temporal epileptic、temporal lobe epilepsies、temporal epilepsies、med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 等;“干細胞”的自由詞包括:stem cell、dry cell、derived stem cell 等。
第三步:確定檢索內容各部分的檢索式。制定原則是檢索內容各部分同一概念下的主題詞和自由詞使用布氏運算符“OR”鏈接。如以 PubMed 為例,上述實例中涉及“顳葉癲癇”方面的檢索式為:(temporal lobe epilepsy OR temporal epilepsy OR temporal lobe epileptic OR temporal epileptic OR temporal lobe epilepsies OR temporal epilepsies OR med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 OR epilepsy, temporal lobe [Mesh];涉及“干細胞”方面的檢索式為:(stem cell OR dry cell OR derived stem cell) OR stem cells [Mesh]。
需要注意的是,在無主題詞檢索功能的數據庫中,如 Web of Science,Scopus 等,只需要將檢索內容各部分的所有自由詞以“OR”連接即可。
2.3.3.3 確定課題最終檢索式,評估檢索結果
在制定完成檢索內容各部分檢索式后,將各部分檢索式組合在一起,即可得到最終檢索式。具體方法為,以布氏運算符“AND”連接各部分檢索式。如以 PubMed 為例,上述實例中最終的檢索式為:((temporal lobe epilepsy OR temporal epilepsy OR temporal lobe epileptic OR temporal epileptic OR temporal lobe epilepsies OR temporal epilepsies OR med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 OR Epilepsy, Temporal Lobe [Mesh]) AND ((stem cell OR dry cell OR derived stem cell) OR Stem Cells [Mesh])。在完成最終檢索后,應保存檢索式,留以將來更新檢索結果以及報告檢索過程。
檢索策略的制定是一個反復修改、不斷磨合的迭代過程,對檢索結果進行評估能夠有效反映出檢索策略存在的問題。系統評價/Meta 分析的檢索目標是盡可能寬泛全面,以確保盡可能多的相關研究被納入。但在實際操作中,高敏感性的檢索策略會伴隨精確性的下降,導致大量無關文獻的檢出。若能對檢索結果的相關度和數量進行評估,根據結果來調整檢索策略,能讓檢索策略的敏感性和精確性同時保持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
2.3.3.4 檢索過濾器
為提高動物實驗的檢索效率,Hooijmans 等[2]與 de Vries 等[6]分別開發出 PubMed 與 EMbase 的動物實驗檢索過濾器,至少能夠增加 7%~11% 的檢索量。檢索過濾器的使用十分便捷,只需將檢索過濾器拷貝至檢索框中檢索,再在歷史記錄中與最終確定的檢索式的檢索結果以布氏運算符“AND”連接即可。限于本研究的篇幅,過濾器使用的詳細策略請參見原文。
2.3.3.5 導出和保存檢索結果
參考文獻管理軟件可以幫助系統評價/Meta 分析研究者有效管理海量文獻,如 EndNote、Reference Manager、NoteExpress 等。不同數據庫的最終檢索結果需要以不同的格式導出并保存,以 EndNote X7 為例,PubMed 數據庫檢索結果為.text 格式,EMbase 數據庫為.ris 格式,Web of science 為.ciw 格式。導出的引文應至少包括引用信息(收錄號、文章識別碼等)和摘要,以方便后續的文獻篩選。
2.3.3.6 收集、整合并去重檢索結果
每個數據庫的檢索結果均需導入參考文獻管理軟件中進行整合,并使用參考文獻管理軟件自動去重功能,輔以人工閱讀引用信息,才能達到對不同數據庫檢索結果去重的目的。
2.3.3.7 確定可能符合要求的研究
文獻篩選過程基本分為兩步:第一步為題目和摘要篩選,這一階段主要依托參考文獻管理軟件,通過閱讀納入研究的題目與摘要,根據納入/排除標準進行篩選,并記錄排除原因及排除的數量;第二步為全文篩選,這一階段主要針對在第一步驟中無法確定的文獻,需要獲取全文,并制定全文篩選標準和表格(可依托 Excel 表格等)進行篩選,同時記錄排除原因及排除數量,以最終確定納入研究。
文獻篩選的方法可以借鑒 Cochrane 手冊的推薦[9],至少由 2 名評價者根據納入/排除標準,獨立篩選文獻并交叉核對,如遇分歧,則咨詢第三方協助判斷,缺乏的資料盡量聯系作者予以補充。
2.4 檢索結果的報告
目前,動物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的報告規范僅見 Peters 等[7]的研究,在檢索策略的報告方面,該規范在方法學部分要求報告檢索信息的來源(如數據庫、手檢資源、聯系個人和機構等)、檢索策略和檢索限制(如語言限制、出版狀態、檢索截止時間)、其他獲取文獻的途徑(如參考文獻目錄、互聯網等)等信息,在結果部分要求報告 Meta 分析文獻篩選流程圖,說明被納入 Meta 分析的動物實驗總數。
3 小結
盡管目前尚無量表來評價一項動物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檢索策略的優劣,但總體而言,需要從檢索實施方法和檢索結果兩個方面評估其檢索策略的有效性。動物實驗系統評價/Meta 分析檢索方法的實施步驟分為 5 個步驟,為如何實現可行的檢索策略提供了較為清晰的思路,可幫助研究人員設計、開展和實施一個較為廣泛而全面的檢索策略。另外,遵循動物實驗系統評價報告規范的要求,充分報告其實施過程和結果,可為相關研究人員進一步反思該檢索策略及其對結果可信度的影響提供充分的信息。